第122章 儿行千里母担忧(1/2)
“这倒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聂远程见惜宁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憋屈样,咧嘴笑了笑,还是告诉了惜宁真相。
“每年太子生辰后,九殿下都会离开玉京城一段时间,原因是——”聂远程语气一顿,紧接着说,“去普化寺给亡故的宜妃娘娘祈福。”
惜宁垂了垂眸,原来是这样啊!
“多谢聂大人为惜宁解惑!”惜宁收拾好卷宗,奕奕有神的一双桃花眼亮晶晶的闪着,少年官服加身,颇是俊美无俦,昳丽倾世。
“对了,明日我让六子和宋朝随你一起去绥远镇查这个案子。六子会些拳脚功夫,嗯,比你的三脚猫功夫要好。宋朝也是绥远镇人,和贺靖书是老乡,对你查案或许会有帮助。”聂远程细细思量一番,将心中的打算说出。
惜宁心中感动,虽知道聂远程是看在九皇子的面上才帮她的,但她还是觉得心里暖暖的。
重露院中,杜氏一面给惜宁收拾着包袱,一面担忧的碎碎念,“这才上任几天啊!怎么就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你爹做了一辈子的官,也没看他出过公差什么的!这去了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记住了,酒一定要少喝!”
惜宁乖巧的坐在榻上,憨憨的点了点头。
“夫人放宽心啦,宁哥儿自小就懂事,这次虽是出远门,可也万万不会让夫人担心的!”李嬷嬷看着杜氏忧心忡忡的样子,将整理好的衣服递给杜氏,细心的安抚着杜氏。
“话是这么说,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我家祁祁从未出过远门,做母亲的心里怎能不忧虑?对了,祁祁,你将顾由带上,到底是自己人,用起来也放心。”杜氏收拾好衣物,又拉着惜宁的手,谆谆嘱咐起来。
惜宁无奈的笑了笑,伸手替杜氏舒展开拢在一起的眉眼,“母亲,我又不是三岁稚童了,您不用太过担心的!大理寺给我安排了人手,顾由还是留在家里吧,有什么事他还能跑跑腿!”
杜氏低眸想了一会儿,终还是点了点头,“你做事,母亲当然放心,只是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杜氏几句话又将话题绕了回来。
惜宁眨巴着眼睛,很是头大,她桃花眼滴溜溜的转,良久开口,“那个,顾念最近在忙些什么?”
提及此事,杜氏果然转移了重心,她叹了口气,“这丫头,将自己关在房里,整日里闷闷的,连秀锦堂都有好几日没去了!我也是拿她没办法啊!”
惜宁撇了撇嘴,喜欢一个人究竟是怎样的感觉?
值得顾念做到这个地步吗?
她又想起了那一日和李霏儿的对话。
——喜欢一个人,是可以拿命去爱他的,而不是说说而已!
——拿命?不可能,世间没有这样的感情,绝对没有!人都是自私的,怎么可能拿命去爱一个人!
——顾家哥哥能这么想,莫非顾家哥哥有了拿命去喜欢的人?可是顾家哥哥最是无情了,被顾家哥哥喜欢上,那个女子该是有多惨啊!
她真的无情吗?
顾念这样说,李霏儿这样说,就连殿下也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看来,她是真的无情啊!
“顾念年岁尚小,一时被殿下美色所迷也是可以理解,母亲寻个好时机,心平气和的和她聊聊。”惜宁收回思绪,她对着杜氏盈盈一笑,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好。母亲听你的!”杜氏点头,眉眼间却没有一丝喜色,她隐隐觉得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翌日。
六子在外面驾着马车,惜宁和宋朝在车内翻看着卷宗。
惜宁接过宋朝递来的茶,啜饮了一口,她看着卷宗上贺靖书的名字,问着一旁的宋朝,“听聂大人说你和贺靖书是同乡?”
宋朝放下了正在整理的卷宗,神情有些怅然,叹了口气,良久才悠悠的说道:“贺靖书与我既是同乡,也是同一年科举的好友。我现在还依稀记得当年他摘取状元之名,一日游尽长安花的风流意气。可是,天妒英才啊!明明是我们三人中最小的,却走的最早,还是死在那样的日子里!”
“三人?”惜宁抓住了重点,她皱了皱眉,抿了口茶,不解的询问。
“对,还有一个人叫王浩楠,也与我们是同乡,当年绥远镇上上京赶考的也就我们三个人!”宋朝想起往昔峥嵘,眉眼间是磋磨不掉的淡淡愁思。
“那他可有考上?”惜宁屈指敲了敲桌案,脑子里飞快的想着什么。
“说来王兄也是时运不济,他素来文章做的比下官好,却不知为何名落孙山了!听说那次没考上后,他便放弃了科举,在镇上寻了一个私塾,做起了教书先生。”宋朝为友人扼腕,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也没有了平日里的笑靥。
“其实你也不必妄自菲薄,我看过你做的文章,辞藻清奇,不一味的乞求华丽,也没有故意写的晦涩难懂,很厉害的!”惜宁扬起桃花眼,笑着鼓励宋朝。
宋朝感动,望着惜宁的眼神坚定,“顾大人真的是很好的大人,宋朝日后对大人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小少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甜妻:席少,心上宠
完美执事养成系统
全能女婿叶飞唐若雪
龙小山终极小村医
萌宝集结令:陆先生,你的九个儿子震惊了全球
幽冥仙君
末世夺神
药师朝啼
宿主她被偏执男神盯上了
恶恐式死亡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