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一回 不成功的朝议(2/2)

后,曾经建议派人到蒙古阿里不哥去谈判,让他也按照忽必烈的条件给我大宋献上一点战马、毛皮之类的东西,怎么朝廷没有派人去啊!”

吴潜一听,一张怒脸又朝王浩望去,道:“陛下,臣当时还在黄州,所以不知道这件事。”

“丁爱卿,你知道吗?”

“陛下,臣也不知道,这件事是枢密院负责的,前些日子,陛下登基时那蒙古忽必烈送来的战马、黄金等物,臣还以为是给陛下的贺礼呢!”

“那王爱卿,你知道了?”徐泽笑道。

“陛下臣当时接到战报也曾禀报过太上皇,太上皇问过微臣,微臣以为我大宋物华天宝,不缺这些东西,而且万一惹起了阿里不哥率军南下,则战火又起,生灵涂炭。而太上皇也准了微臣的奏折。还夸了微臣。”王浩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好象是吃了十斤蜜糖一样。

徐泽心中暗怒,问道:“王大人身为枢密使,主管我大宋的军队。朕想问爱卿我大宋军队现在缺什么?现在蒙古在干什么?”

那王浩闻言脸色惨白,想他乃一界书生,让他溜须拍马、陷害别人、排挤异党绰绰有余,也因为这样才能在贾似道死后,被无识人之明的理宗任命为枢密使,主管大宋军队,但让他研究行军打仗他如何知道,但急智还是有的,当下理直气壮的回道:“陛下,经臣研究,我大宋兵精将乏,各统军将领皆有不足之处,若非陛下英明神武也不能在襄阳打败蒙古大军。依臣之见…。”

“好了。朕来告诉你,我大宋最缺的战马,战马,你懂吗?你这个废物。”徐泽大怒道。以前听说过大宋是文人担当枢密使,但依他看来,这个书生对军队总会知道一点吧,但没想到这个王浩连大宋军队最基本、最紧要的需要都不知道。让他如何不气呢?更让他对这些官吏失望到了透顶,也同样坚定了他心中的一些想法。

“吴潜,传旨,诏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郭靖回京。再通告天下,明年改元…改元圣武,朕的一生不再改元。定在圣武元年五月三日开恩科。”

“不知陛下准备开哪一科?”吴潜边写边问道。

“哪一科?”徐泽一愣,猛的想了起来,宋朝的科举有进士科、制科、词科、明经、三史、明法、童子、武举以及“三舍法”取士等几样。徐泽冷笑道:“都开,朕亲自命题。”

“是。”

“退朝。”徐泽见事情都做完了,好不犹豫的说了一句。

众大臣闻言纷纷松了口气,总算散朝了。这个皇帝真是不好伺候。当下山呼万岁,纷纷退出了大殿。故意落在后面的吴潜拉住丁封刚,望这远处的王浩,叹了口气道:“丁大人,你知道贾似道贾大人是怎么死的吗?”说着拍了拍丁封刚肩膀,望午门而去,留下了满脸疑问的丁封刚和一句蒙蒙笼笼的话“跟着陛下走。”

而此时的徐泽满脸愁苦,因为他在朝中找来找去,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去到阿里不哥那里去捞一笔来,不由的叹道:“我的外交部长,你在哪里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