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七回 请君入瓮(二)(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位大宋朝有名的王安石相公的《元日诗》正好对应着临安城此时的景象,在一些热闹地段都有着众多的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头、花朵、领抹、靴鞋等物,供市民购置过节,而自从冬至过后(在宋朝冬至是祭祀祖宗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拜节。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大宋朝各要害部门就纷纷忙了起来,而徐泽仍然是象往常那样一心扑在禁军中,大小事务都丢给了丁封刚和吴潜二人,丝毫没有因为过年节的接近而有着丝毫的懈怠。而禁军的大部分也被他训练的如狼似虎,嗷嗷直叫,当然搀杂在其中的老弱,或者还有许多吃空响的现象也让这位皇帝吃了一惊。南宋的军队,除掉厢军就是禁军,而相比与北宋八十万禁军,南宋只有六十万,同样按照前例,在临安城中,南宋历代皇帝都留着一半禁军拱卫京师。

然而在训练过程中,除掉骁骑、拱圣、骠骑三营情况稍好外,其他诸营或老弱过多,或缺编等等现象,让这年轻的冒牌皇帝更加坚定了什么。

“黄帮主,你是怎么看的?”徐泽指着面前一叠纸张问道。

“陛下,臣等只能确定枢密使王大人、殿前司都指挥使与京城的归燕帮交往过密,但我丐帮子弟却没有能力确定他们曾经谈了些什么。还请陛下明查。”黄蓉保守的说道。

“大哥,干脆找个借口,现在就把他们抓起来。”杨过眼珠一转道。

“莫须有的罪名再也不能用了,当初岳飞元帅不就是被莫须有给杀了吗?莫须有何以安人心啊!更何况王浩深受太上皇所信任,他会看着朕把他给杀了?凭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去杀一个大臣,那些官员会怎么想,还会给你卖命吗?凭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去消灭一个帮派,那江湖上的人对朝廷怎么看,朕还想让他们在北伐的时候为朕出力呢!此议不妥。”徐泽皱着眉头说道。

“陛下,臣倒有一计。”黄蓉出声道。

“讲”

“陛下,兵法有云出其不意,功其不备,按照臣的推测和我丐帮情报显示,他们若真的图谋不轨应该就在最近时日了。”黄蓉微笑道。

“此话怎讲?”

“陛下,大凡一个计划的实施,在最后阶段总是忙碌不已,生怕有什么意外的情况发生,而根据我丐帮的观察,这王浩、张元鹤总是和一些陌生人接触频繁,臣以为这些都是征兆。”黄蓉从容不迫的回答道。

“黄帮主所言甚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攻其不备…莫非…莫非就是…” 徐泽大吃一惊“殿前司兵马守卫临安城,而禁军大营却在临安城十里外,在加上临安城城高池深,就算禁军三大营再怎么骁勇善战,恐怕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攻破临安城。”

“大哥,这出其不意怎么解释啊?”倒是杨过好奇的问道。

“过年节谁会想到有人会造反啊!”徐泽不满的望了杨过一眼。“更何况那天晚上,朕还要在集英殿宴请诸王公大臣,没有统领的军队怎么可能来救援禁中,到时只要他王浩把城门一关,然后派那些归燕帮的乌合之众把守城门,你大哥就是武功再高,也不可能杀退数万精兵。”

“我也不会打仗。”杨过悄悄的冒了一句,顿时又惹来徐泽一个白眼。吓的杨过马上闭了嘴。

“郭夫人,闻听令尊黄岛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想必黄帮主也得其所传了。”徐泽笑嘻嘻的望着黄蓉,浑然没有丝毫的帝王之气。

“敢为陛下效劳。”黄蓉也笑道。

“好,既然这样,就替朕传密旨。”徐泽突然冷冷的说道。脸色变化之快,让旁边的杨过吃了一惊,而黄蓉闻言心里微微一叹,聪明的她知道马上就会有一批的人将人头落地了。也更加坚定了她心中得想法,离开京城这座大染缸。

今年的过年节,对于那些尚在糊涂中的官员来说,是一件很快乐或者说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因为当今皇帝陛下早早的下了诏书,要在集英殿内大宴群臣,尽管大家都知道,这皇帝赐宴肯定是吃不饱的,但皇帝赐宴那又是多大的荣耀。是花千金也难买的。

集英殿内钟鼓齐鸣,歌舞声传遍了禁中内外,美丽的舞蹈歌颂着繁华的盛世,在这一刻,大宋朝的众大臣们好象忘记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好象也没有注意到殿内缺少的身影。

徐泽端坐在宝座之上,在他的旁边是以全浅雪为首的三位皇后,稍微下一点的就是已经贵为太上皇的理宗皇帝了,尽管他是徐泽名义的继父,但仍然坐在徐泽的下一点。

徐泽望着底下众臣,目光落在位在吴潜之下的王浩身上,望着那一脸正经,看似平静,不知在想什么的王浩,徐泽嘴角上又扬起一道高深莫测的笑容。

突然,一阵巨响传入了正沉醉在歌舞声中的众人,接着就见一火红色的炮竹射入空中。然后就听见阵阵喊杀声传入众人耳边。

徐泽佯做惊慌状,道:“王浩,快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底下的众大臣也议论纷纷,歌舞也停了下来,众舞女也不知所措的站在大殿中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