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三回 科举考试(1/2)

“启奏陛下,臣等奉旨制今年恩科试题,现以拟订完毕,呈请陛下御览。”礼部尚书李伯玉一脸得意的说道。平时礼部的权利并不大,也只有在朝廷科举选士时,才能显示礼部的重要性。而作为礼部尚书的李伯玉这几日终于尝到了权利的甜头,虽然皇上并没有确定谁作为主考官,但自己作为礼部尚书,肯定在其中有一份的,最重要的是这次考试的题目的是礼部命题,这可是大权在握,君不见,这即日府前举子排的满满的,虽然由于朝廷御使们看的紧,银子并没有得到多少,但最重要的是显示了自己的权利,有的时候并不是军机处的那些中堂们可以代替的。

“哦,李爱卿辛苦了。”徐泽淡淡的说道,言语中听不出丝毫的喜悦。

“臣等愿为陛下效劳。”李伯玉虽然听不出徐泽语气,但仍然还是拍了个马屁。

“爱卿,你先说说,礼部出了哪些题目啊?”徐泽道。

底下众大臣大惊,因为历年科举试题都是由专人命题,然后由皇上开封和选择,有时就连主考官也不知道这次科举会出哪道试题。李伯玉连忙道:“历年考题为防止泄密等事情的发生,都是由陛下亲自决定和筛选。…”

“朕知道。”徐泽冷冷的打断李伯玉的话道:“叫你念就念。”

“臣遵旨。”李伯玉见徐泽言语中隐有一丝怒意,哪里还敢呱噪,连忙打开奏章大声读了起来,只听上面写着:“圣武元年,吾皇大兴科举,召集天下能人志士,广纳贤才,文治武功,以求国家更加繁荣。臣等奉旨拟试题五,一曰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二曰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三曰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四曰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五曰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题)。此五题特呈陛下御览。”

“恩,不错。”徐泽淡淡的说道。“先把它放在这里吧,待朕决定了再说。蔡阳宣旨。”

“是。”蔡阳缓缓打开手中的圣旨,大声朗读起来,“陛下有旨下,众大臣跪听接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奉天呈运,大皇帝诏。为国家广纳贤才,特于圣武元年设恩科,军机大臣文天祥博闻广识,文才风liu,可堪大任,命此次恩科主考官,陆绣夫、李伯玉为副主考。钦此。”

“谢主龙恩。”

“此次科举是朕自登基以来所举行的第一次选拔人才,三位爱卿不可大意,其一,防止考题泄密;其二,按照规矩录取有用的人才,朕不要庸才,也不要废才;其三,这次科举分会试和殿试两种,通过会试的举子,朕会授予赐同进士出身,其余的与历年相同。诸位爱卿在阅卷之时,朕也在旁边的。”徐泽淡淡的吩咐道。“退朝后,文爱卿就留一下。”

“退朝。”

…………………………………….

“文爱卿,你可知道朕为什么要留你下来?”徐泽微笑道。

“臣愚钝,还请陛下吩咐。”文天祥落后徐泽一步,低着头说道。

“此次科举对我朝来说关系重大,直接关系到未来朕举兵北伐的胜利。”徐泽郑重的说道:“此时蒙古朝廷正处于内斗之中,阿里不哥虽然不如忽必烈那样雄才大略,但也差不了哪里去,依朕看,等他们分出个胜负来,最起码要两年之久,等他们恢复元气时,也要等四年后,这四年就是我大宋积蓄力量之时。朝廷正值在改制当中,对于朝廷的许多官吏来说,在朕看来都是浮于时事,贪污成风,欺压百姓之事时有发生。最重要的莫过于把朕的一些政策歪曲,甚至抵制,这些都是朕不想看到的。”

“陛下所说正是,臣是从地方上来的,对地方上的官吏甚为了解。臣每当思索,也是彻夜不眠。”文天祥激动的说道。

“履善。”徐泽喊着文天祥的字道:“遍观满朝文武,朕信任的大臣也就是你了,为人忠贞,勤于王事,又不象徐几、何基那些人只知空谈,不干事;也不象吴潜那样狡猾非常,也不象丁封刚那样不知变通。这就是器重你的地方,所以朕才把这次干系甚大的科考,交给你,你莫要辜负了朕对你的期望啊!”徐泽转过身来,拍着文天祥的肩膀道。

“臣愿为陛下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激动的跪倒在地。为人臣者,能得到皇上如此待遇倒是不容易的。

“你起来说话。”徐泽伸手扶起文天祥道:“朕相信年,不然也不会刚一登基就把你招回来。朕今日只所以要说这些,是因为要告诉你此次取士的要求,朕不喜欢那些歌功颂德,那些人都是没按好心的;朕不喜欢那些说大话的,这些人说到做不到,动动嘴皮倒能行,要是让他去完成什么事情,不把它办坏就已经不错的了。爱卿文武兼通,又善于接受新的观点,这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