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轰破义州(2/3)

军又看到主将,都振奋起来。

等尼马禅登上南城,东江军的进攻准备已经完成,就等着总攻的信号。

郭大靖不仅准备了攻城爆破车,还假公济私,打造了两辆空车。空车有小门,他能钻进去,透过射击孔向外射箭。

这样一来,就不担心超越时代的狩猎弩被发现而起疑。他也可以发挥所长,多杀几个城上的建虏。

要知道,狩猎弩的威力和精准度比建虏的弓要强不少。就算是建虏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也差不多就是个持平。

郭大靖躲在车内,与被大盾保护的压制部队一同逼近了城门。

铿锵的脚步,肃严和杀气在战鼓声中节节升高。经历过龙川破城战,东江军的士气高涨,对战斗充满了信心。

“推到最前面。”郭大靖在车内大声命令着,躲在车后的士兵应喏着,继续前推,直到五六十步。

尼马禅在城门楼上挥刀一指,大嚎道:“放箭!“

仗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建虏率先发起攻击,向着逼近而来的敌人射出一丛丛箭雨。

“举盾!”东江军士兵举起简陋的木盾,遮蔽着射来的箭矢。

居高临下固然增加了射程,但因为角度的关系,只要用盾牌挡住上半身就基本防护周全。

“向前推!”郭大靖还不满足,让士兵直推到四十余步。

通过射击孔,郭大靖拉弦上箭,瞄准了城上的建虏。

通常来说,两军比拼箭矢,基本上都是抛射,以达到最大的射程。但在这个距离,郭大靖却可以采用直瞄射击。

城上又没有火炮,在木车中很安全。箭射在车顶,笃笃的响个不停,却不影响他仔细瞄准后,轻扣板机。

弩箭掠过空气,斜射上城,露出城垛口的一名张弓射箭的建虏,猛地向后一仰,面门上露出半截箭簇。

“放箭!”随着军官的命令,东江军弓箭手开始还击,攻城爆破车猛然加速,向着城门冲去。

郭大靖的眼中只有城上露出身形的建虏,继续拉弦上前,瞄准射击。

多杀一个建虏,袍泽的死伤就能减少,就等于挽救了在艰难困苦中仍然与建虏战斗的辽人。

箭如闪电,每箭都不落空。不管是射死,还是射伤,都使一个建虏丧失了战斗力。

呐喊声在义州城周围响了起来,东江军四门齐攻,再加上废墟形成的斜坡,牵制住了大部分建虏。

这就使得人数已不多的建虏难以发挥内线优势,机动兵力不多,不可能倒下一个就顶上一个,只能用在最危险的地方。

面对攻城车的迅速逼近,城上的建虏射出了火箭,扔下了滚木擂石。

啊!一个建虏中箭惨叫,手上一轻,另一个建虏无力托举,滚木落了下来。

一个举着石头的建虏中箭仰倒,石头砸中了他,结束了他的狗命。

郭大靖迅速拉弦上箭,向着城门正上方的敌人迅速射击。东江军的弓箭手也集火射击,掩护攻城车接近城门。

几个勇敢的士兵举着盾牌,从车后冲出,搬开挡路的滚木擂石,为攻城车清开前进的道路。

尼马禅张弓搭箭,从城垛口现身,稍一瞄准,便射出箭矢。

一个东江军士兵痛叫着倒了下去,刚搬起的石头又落在了地上。又一个士兵冲上来,将石头搬开。

嗖,尼马禅闪身而出,又射出一箭。

郭大靖在瞄准镜中捕捉到了这个家伙,拉弦上箭,凭着预判,瞄准了尼马禅可能要出现的地方。

尼马禅的身影再度出现,他紧贴着城垛口,并不太担心城下抛射而来的箭矢。

但是,一枝黑箭疾射而来,仿佛是碰巧与他暴露的身形进行了碰撞。

尼马禅痛哼一声,向后退了一步,弓上搭的箭无力地射了出去,左肩至胸口的部位露出半截箭簇。

几个亲兵抢上来,用盾牌将尼马禅保护着向后退至安全所在。

攻城爆破车颠簸着、曲折着,终于冲进了城门洞。片刻后,几个士兵举着盾牌快速跑了出来。

“进攻!”毛永诗左臂持盾,右手持刀,大声喊叫着,率先冲出,越过压制部队,向着城门处急奔。

“冲啊,杀呀!”在他身后,几百精兵呐喊着向前冲去。

城上城下的箭矢在空中穿梭而过,敌我双方都使出了全力。

“轰!”北面响起了爆炸,如同天边轰鸣的雷声。

不知道能不能炸开城门,郭大靖只是飞快闪过这个念头,便又沉浸在手中的狩猎弩,向着城上的敌人射出一支支箭矢。

“轰!”火光剧烈闪动,在巨响中,城门洞冒出浓重的黑烟,裹胁着碎砖烂石和杂物喷薄而出,声势骇人。

地面在颤动,但冲锋的突击队却脚下不停,在毛永诗的率领下,愈发呐喊着加快了速度。

轰鸣巨响,城池颤动,对城上的建虏影响不小。在骇异和惊恐中,对城下的反击为之一顿。

不用太长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