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无题(2/3)

声,对此恭维没有什么感觉,思索半晌后开口说道:“敌人占据小铁山,作出截断龙川与宣川、浦口的假象,实则想诱我军出城攻打。派人去镇江传令,调兵前来龙川,以便接应从宣川运粮的部队。”

在阿济格想来,特库殷不是无能之辈,既然攻打小铁山失利,他也不必再亲自率兵前往。

现在的关键是兵力不足,龙川要守住,还要打开龙川和宣川、浦口的通路,光他这已不足三千的人马,显然是不够的。

而此时,阿济格才意识到,过去面对东江军,一两千骑兵便能够纵横无敌的历史,恐怕已经过去。

…………………

两个人打架,屡战屡胜的自然会有心理优势。而在战场,将士们的信心也是至关重要的取胜因素之一。

小样儿,我肯定能打败他。在不把敌人看在眼里的心理作用下,即便是敌众我寡,建虏也敢主动出击,纵马厮杀。

心理优势之下,带来的便是敢战敢拼的气势。明军不是兵力不够多,不是装备不够好,差的就是这种气势。

东江军虽然堪称敢战,但也是相较于龟缩守城的关宁军。若与建虏比,却还不大大不如。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更需要不断的胜利来激励,来暗示。

而东江军正在经历着这种变化,并不是全部全军,而是参加过义州、龙川破城战,参加过小铁山防御战的官兵。

建虏不过如此,就这,也敢称无敌?获得胜利后,出现这样的骄傲自夸,并不意外。

打破了建虏不可战胜的神话,尽管不是野战,但对东江军精神面貌的改变,还是相当明显的。

阳光洒在身,已经能感受到春天的暖意。

乍暖还寒的时节,郭大靖在巡视防御阵地时,见到的便是与昨日不太一样的将士官兵。

“看到没,瞅你的眼神儿都不一样了。”刘奇士陪着结拜兄弟,也是一脸与有荣焉的神情,“军队中就是这样,只服有真本事儿的。”

郭大靖轻轻颌首,对着向他施礼的小兵露出赞赏鼓励的微笑。

“咱们就在这里驻守,恐怕要遭到建虏的前后夹击。”刘奇士提醒道:“兵力不够啊,与建虏正面交战,也不是良策。”

郭大靖说道:“大哥放心,一次防御战的胜利,还不能让我昏了头。我在等毛帅那边的消息,再定最后的计划。从时间算,也快到了。”

“你心里有数就行。”刘奇士笑了笑,说道:“大哥见识浅薄,也帮不了你太多。就是提醒,怕是也想多了,你应该早就想到了。“

郭大靖正色道:“论年纪,你是我大哥;论经验,你吃的盐比我吃的饭还多。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我大哥,提醒警诫都是关怀兄弟,千万别想得太多,弄得生份。”

刘奇士哈哈笑了起来,伸手用力拍了拍郭大靖的后背,说道:“那两百火枪兵应该能够独挡一面,毕竟,他们都是有经验的,对武器稍加熟悉即可。”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大哥统领火枪队,我是最放心的。熟练使用火枪,只是一方面。藤野还会教一些战术打法,他们也要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才是。”

停顿了一下,郭大靖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哥精于骑射,也有了安排。大哥留心观察火枪兵中的出色者,着力培养一下,日后作为军官顶替大哥。”

刘奇士点头答应,说道:“明白。现在是暂时的,你还没有几个信得过的人手。不过,你那么重视,真的觉得火枪能成大事?那个老倭寇,要不你招揽下他。”

郭大靖笃定地回答道:“是的,我相信火枪的潜力。其实,火枪与弩一样,对士兵的身体条件要求很低,训练时间也短,很适合大量扩充。”

“至于藤野正,我已经跟他说过聘请的事情,应该是没有问题。”郭大靖补充道:“老倭寇这样的称呼,还是不要用了,免得心生芥蒂。”

嗯,嗯!刘奇士用力点头,说道:“不说倭寇这两个字了,我还是真夷呢!”

“都安排好就成。”停顿了一下,刘奇士把目光投向远方,感慨地说道:“东江军很久没有扬眉吐气的功绩了,自你加入,连战连胜,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我就是吉祥物!郭大靖嘿嘿笑了两声,也不矫情,在大哥面前,谦虚倒显得生份作假。

正说着话,尚可喜带着几个亲兵迎面走来,远远地便挥手打着招呼。

到处都能看到历史的汉奸哪,郭大靖只是感慨了一下,便甩开了这个念头。老纠结历史啥用没有,自己就是来改变历史的。

“这一仗打得漂亮啊!”尚可喜走到近前,笑着赞道:“一千对两千,打得建虏狼狈败退,让某也捡了个便宜。”

郭大靖拱手施礼,说道:“全仗将士勇猛作战,以及有利的山势地形。建虏也未尽全力,算是吃了个小亏。”

尚可喜拱手还礼,说道:“某从龙骨山城又带了数架抛石机,还有一些工匠,能继续赶制。这样的话,守住小铁山,就更有把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