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攻克宣川(2/3)

“报。”传令兵飞跑上城,单膝下跪,朗声报道:“孔有德所部抢占仓库,与随后赶到的郭将军所部扑灭火势,粮草物资受损轻微。”

毛文龙欣慰点头,微笑道:“郭大靖这回倒是被别人抢了先,想必是先行入城,遭到了建虏的截击。”说完,他挥了挥手,传令兵知机退下。

再次眺望城内,毛文龙彻底放下心来,畅快之感溢于胸中,忍不住想要放声大笑。

破城迅速,建虏失措,等到放火烧仓时,已经晚了。火势刚起,便被几百东江军官兵奋力扑灭。

虽然没先进入仓库,郭大靖也不太失落。不过是空间内少了些物资,但整个东江军却因为缴获而受益。

竟然又是汉奸立功,郭大靖看着甚为得意的孔有德,心中纠结刚起,便又把吐槽甩开。

“多亏郭大人及时赶来,否则这火势一大,扑灭极难。”孔有德收起得色,向着郭大靖拱手致谢。

郭大靖含笑摆手,说道:“还是孔将军进展神速,才使建虏措手不及。”

说完,郭大靖拱手告辞,带着部队出了仓库,向着依然在战斗的地方扑去。

建虏没有弃城而逃的准备,西城被攻破后,便调动兵力进行反扑,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等到事不可为,建虏的兵力也损耗殆尽,再作其他的调整已经来不及。就是最后有少数建虏出城逃跑,也被城外的东江军截击消灭。

如果建虏在人马健全时出城突围,无论是向北,还是向西,都不是城外一两千的东江军能够拦截的。

可惜,宣川建虏还在以老眼光老印象来评估对手,完全不了解东江军的改变。

不仅是宣川建虏,义州、龙川,乃至岳讬、硕讬所部,都是吃了轻敌的大亏,以至身死军灭。

同样,正在撤退的建虏主力,也不是清楚地知道将要面对怎样陌生的战斗,对回师途中的困难估计不足。

其实,东江军还是原来的东江军。只不过得益于简单易造的地雷、木炮、抛石机,战术打法发生了改变,更有了与建虏作战的勇气。

战争中,人才是最主要的因素,武器装备只是辅助。如果换了关宁军,只会龟缩守城,就是有红夷大炮,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攻取宣川,缴获了大量的物资,毛文龙并不满足,下令部队休息三个时辰,又连夜出动,直扑浦口。

宣川和浦口相距不远,宣川被围攻时,浦口的一千建虏出动了六百前往解围,但被两千东江军成功阻击。

虽然增援失败,但浦口的建虏也不认为宣川会被攻克,更不会想到宣川守军只是一天的时间便被全歼。

这么多意想不到,东江军突然兵临城下,就一定会引起建虏的惊慌,防御守城就仓促而有破绽。

郭大靖主动请缨,率几十骑先赴浦口,进行侦察刺探,选择城防的虚弱之处,并向毛文龙提供攻城方案。

对于郭大靖的攻城办法和手段,毛文龙极为信赖,为了保护他的安全,又拔调了三百骑随行。

郭大靖婉言谢绝,侦察刺探嘛,目标越小越安全,甚至他一个人独自行动才好呢!

夜色中,几十骑拉开距离,沿着大路向前疾驰,马蹄声不时惊起路旁树林中的夜鸟。

郭大靖的学习领悟能力令人惊叹,不仅是骑术又精了,对于行军打仗,也渐渐成长为合格的指挥官。

每一次作战,都增长了郭大靖的经验,或是验证,或是推翻他记忆中的一些资料。

比如野战,郭大靖现在就认为表述得太过宽泛了。建虏野战无敌,显然也是夸大吹嘘。

如果说在野外的战斗就称为野战,那建虏遭到失败就不是一次两次。

历史上崇祯四年,监军兵备道张春率兵解救锦州,就曾于大凌河击败建虏,杀死建虏将领众多。松锦大战时,明军也是先胜后败。

郭大靖再结合此次毛文龙统兵进攻宣川的布署,认为要在野战中取胜,就要尽量避开利于骑兵驰骋纵横的平原或辽阔野地。

张春和洪承畴,再加上毛文龙,采取的都是部队厚重结阵,前置车炮,沿着大路推进。

没有宽阔的正面,与明军在狭窄的大路上厮拼,建虏的骑兵便无法发挥快速机动、迂回夹击的战术。

敌我双方没有花哨战术,就是硬磕的话,谁人多,谁火力强,谁就占优势。这应该是建虏最不愿意进行的战斗模式,对于明军来说,则要反过来。

尽管在理论上凭明国的人口数量,以十换一也足以把建虏灭几个来回,但郭大靖却并不准备用这种方式击败建虏。

一来他不是皇帝,没法调动那么多的人力,也不可能调动几百万人来辽东打建虏。

其次是作为穿越者,打歼灭战一换一都令其不是满意,他自然有办法拉近明军与建虏的战力差距,那就是科技。

只不过,这条路不好走,不仅需要大量的钱财,更需要时间。但那又怎样呢,历史上,大明在十八年后亡了,而郭大靖给自己定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