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 毛文龙亲至(2/3)

明确,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提前告诉也是毛文龙的意思,他也很无奈。

郭大靖挑了下眉毛,老老实实坐好,偶尔抬下眼皮,观察毛文龙的神情。

毛文龙不紧不慢地看着文件,喝着茶水,时而捋须颌首,时而淡淡而笑。

郭大靖轻轻捂嘴,偷偷地打了个呵欠。刘兴祚翻了下眼睛,依旧坐得笔直。

终于,毛文龙放下了文件,抬头看了看正襟危坐的两人,微笑道:“做得很好,本帅甚是心慰。”

郭大靖这才有机会开口询问,“毛帅,怎么亲自来岛,是要率军径袭辽阳吗?”

毛文龙摆了下手,说道:“你们既然有此计划,本帅又岂能不放心?“

停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道:“本帅准备给你们打个下手,率领广鹿、大长山岛、旅顺诸部之兵,进逼海州。”

建虏发动宁锦大战,也在辽东要地留下了人马防守。

镇江、昌城是防范皮岛、云从的海州则是阻遏东江军在辽南的攻势,是辽阳、沈阳的一线防御。

而郭大靖制定的袭击计划是绕过海州,潜至辽阳附近。毛文龙要率辽南诸岛之兵进逼海州,目的也很明确,就是牵制建虏,配合郭大靖的潜入行动。

当然,毛文龙大张旗号,显示主力在此,确实对建虏有很大的牵制。同时,袭击辽阳也更有分量,向朝廷的奏报也更光彩。

至于袭击昌城,则交由陈继盛指挥,由皮岛、云从、鹿岛、石城岛、王家山岛等部的一万多联军来完成。

不管昌城能否被攻克,都比不上径袭辽阳对朝廷的震动。从这方面来讲,毛文龙倒是有争功之嫌。

只不过,身为一军主帅,不管手下的哪支部队建功,都有他一份,就算他不来也是一样。

所以,毛文龙不认为自己是争功,而是在帮助,郭大靖也不在乎。

“毛帅亲自出马牵制建虏,袭辽阳的行动,末将的把握又增加了两成。”郭大靖拱手道:“我部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行动。”

毛文龙点了点头,说道:“三百人马,虽是精锐,是不是太少了点?”

郭大靖说道:“人少目标也小,潜入建虏统治区,更易隐蔽。”

毛文龙见郭大靖心意已决,也就不再异议,缓缓说道:“明日就开始行动,可仓促?”

“没有问题。”郭大靖说道:“工坊正加班加点赶制,我部也集训完毕,明日早晨便能扬帆启航。”

“好。”毛文龙用力一拍大腿,转向刘兴祚说道:“调集岛上人马,一千即可,明日随本帅赶赴旅顺。”

既然是虚张声势的牵制性佯攻,人马就不用倾巢而出。那样的话,粮草物资的耗费太大。

而诸部的人马加起来,再有毛文龙率领的一千内卫,也有五六千之众,足以造成一定的声势,起到牵制的作用。

由此也可以看出,援朝作战之后,额兵两万八千的东江军还是损失很大的。

虽然有朝廷补发的粮饷,增援的物资,以及首功的赏银,想要全部恢复,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

皇太极看得也是挺准的,在攻朝之后马上发动宁锦作战,东江军想牵制,力度也不会太大。

只不过,对于红夷大炮的威力,皇太极显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于后金军的攻坚能力,却有些高估。

军事布署最终敲定,眼看也到了中午时分。郭大靖便命人准备酒菜,款待毛帅等人。

“怎么,不去你家见见新妇?”毛文龙呵呵笑着,调侃道:“听陈副帅说被打了秋风,本帅可是有备而来。”

郭大靖觉得老是自己请客,怪忙叨,怪累人的。可毛文龙这般说了,显然是表示亲近,也是对他的看重。

“郭将军在家中宴请毛帅,末将来招待内丁的诸位将领。”刘兴祚笑着说道:“毛帅既准备了贺礼,这喜酒是一定要补的。”

郭大靖笑着点头,先派亲兵回家通知一声,他才陪着毛文龙出了军营,只带了两三个亲兵,不紧不慢地向家中赶去。

“朝廷已经发下诏令,希望东江军能够出动牵制,解锦州之围。”毛文龙对刘兴祚还是有些不信任,并没对他说起此事。

郭大靖眨巴眨巴眼睛,说道:“只是诏令,没什么实在的好处?”

毛文龙哈哈一笑,说道:“君命难违,难道还不够?”

停顿了一下,他便补充道:“东江军的额兵数定了。以原来的两万八千,再加上解送的首级数,共是三万四千余人马。”

“粮草物资也要送来一批,还有万岁拿出的二十万内帑。”毛文龙向京城方向拱了拱手,说道:“若能解锦州之围,万岁还有嘉奖赏赐。”

郭大靖点了点头,笑道:“这还差不多。要让马儿快跑,就得给马吃草,没有白使唤的道理。不说别的,能有关宁军一半的粮饷物资,东江镇就能拿出更辉煌的战绩。”

毛文龙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关宁锦防线最初是帝师孙阁老制定的,还有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