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加派救急(2/3)

这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

林天佑则是强作笑脸,跟在郭大靖身后。

本来就不用他来,从毛文龙那里得到什么旗帜或令牌,使得海路通畅,只要郭大靖开口就能办成。

可为了替郭大靖圆上谎,林天佑还必须得来。

尽管平空得了义商的名头,毛文龙会感谢,并为林家争取到了很多优惠。但对于林天佑来说,却是可有可无。

平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在东江镇占领的城镇得到免费的店铺,包销东江镇一半的辽东特产……

若是以前,林家或许会动心。但现在镜子生意刚开始,又打通了倭国的海贸,谁在乎那点松子毛皮?

“郭大人哪!”林天佑紧了紧身上的皮裘,稍显无奈地对郭大靖说道:“事情呢,还是都交给你去办。等毛帅要见某,再去拜见如何?”

郭大靖看了林天佑一眼,颌首道:“行,事情都交给我吧!毛帅肯定要宴请你,到时候要表现得高兴些。别象现在这样,笑得这么假。”

林天佑苦笑点头,说道:“明白,肯定让你满意就是。”

林家在皮岛还有商栈,留了几个伙计,他自去那里歇息。郭大靖让码头上的士兵代为通报,便带上几个亲兵,前往皮岛军营。

刚来到军营门外,郭大靖便看到陈继盛带人走出来,赶忙上前施礼参见。

“不必多礼。”陈继盛伸手虚扶了一下,笑着说道:“你来得正是时候,倒省了毛帅和我派人去广鹿岛。”

“不知毛帅和陈副帅有何吩咐?”郭大靖愣了一下,有些疑惑地问道。

陈继盛伸手相让,说道:“此处不是说话所在,先进营再说。”

看陈继盛脸上的表情,似乎很高兴的样子,郭大靖觉得并不是什么坏消息。而且,在皮岛上看到的军民,虽然不多,但状态还算可以。

自己已经接济了很多粮食,还分流安置了皮岛上的百姓。按照估算,应该还能过得去吧?

“毛帅前两天去了云从,预计是明后天回来。”陈继盛边走边说着,引着郭大靖来到了住处,落座之后,又让手下沏茶倒水。

郭大靖觉得这个时间可以等,正好先和陈继盛沟通一下,有他帮衬,再见毛文龙时也就基本顺遂了。

“在广鹿岛干得有声有色,毛帅可是常夸你呢!”陈继盛也不掩赞赏,说道:“特别是结交了林家这样的义商,在东江镇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大力的帮助。”

郭大靖谦逊了一句,接着说道:“末将此次便主要是为林家而来。无利不起早,林家提供帮助,也是有私心的。末将觉得条件也不算苛刻,便来向毛帅和陈副帅汇报一下。”

说着,郭大靖拿出两张纸,呈递给陈继盛。那是他和林天佑合伙编出的,都是着眼于长远,倒不担心毛文龙不答应。

陈继盛拿过纸,仔细看了一遍,露出诧异之色,疑惑地看了郭大靖一眼。

这陈家的眼光这么长远,对东江镇的信心如此充足,为了几年后的前途,甚至是不太可能的目标,做出如此大的投资?

郭大靖适时地在旁解释道:“其实,主要是想借道前往倭国进行海贸,在辽东海面,希望咱们的水师给予帮助。另外,投资嘛,肯投入才会有回报,风险越大,收益越高。”

陈继盛微微颌首,低下头继续,全部看完后微微长出了一口气。

条件都可以答应,东江镇的付出不多。象松子人参毛皮等辽东特产,给林家一定份额也不亏,人家是付银子的。

至于什么店铺房产,如果东江镇能打下地盘,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肯定是你说服了林家。”陈继盛笑着对郭大靖说道:“否则,林家怎肯慷慨相助。”

郭大靖躬身道:“末将虽有夸大,但平辽灭奴之心,却是坚定不移,并绝对相信能够成功的。”

“能成功,肯定的。”陈继盛也不能说丧气话,微笑着说道:“你的事情说完了,某就说说好消息。”

郭大靖作恭敬状,洗耳恭听。

原来,登莱巡抚孙国桢知道东江镇的粮饷被断绝,毛文龙的书信中也是叫苦卖怪,感动了这位同乡。几天前,孙国桢派船运来了三万石粮食。

这三万石粮食可不是孙国桢个人的,也不是哪位义商的,而是本就属于东江镇的。

要知道,东江镇的粮饷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津运,二是山东加派。

山东加派的份额是每年十万石,但实际能到东江镇手里的也就六七万石。

今年秋收后,加派的粮食已经收齐。可朝廷突然断掉粮饷,连孙国桢也不知道新皇是什么意思。

眼见东江镇有陷入绝境的迹象,孙国桢便打了个马虎眼。反正朝廷也没明确的命令对已收的加派如何处置,索性装傻,按照往年的惯例进行操作。

可孙国桢也担心朝廷震怒,便只运了一半,日后也有个转圜的余地。

嘿嘿,这孙国桢也是个有意思的家伙。要么一粒不给,要么全额交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