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示弱弃阵(2/3)

重的伤,骑在马上照样冲锋陷阵。但现在是步战,肯定会有影响,至少走不快,脚步不灵活。

建虏也很顽强,在不断的陷阱的打击下,冒着弩箭,依然迂回前进。

在树林中同样有防御工事,树枝、积雪浇水冻成的冰堆,既阻碍建虏前进,又能起到防护作用。

卑鄙,无耻!只好搞这些下三滥的阴招儿。

绰哈尔怒骂着,拔掉了扎透靴底的四角钉,锋利的尖端闪着寒光,他的脚在流血,在疼痛。

还好,伤得不算重,不用包扎,也不太影响走路。绰哈尔重新站起,提着刀继续向前。

对面有一道用树枝积雪冻成的冰墙,敌人就躲在后面,施放着弩箭。

轰!绰哈尔的耳旁一阵轰鸣,埋在一颗树下的地雷就在他的身边爆炸,气浪将他推倒在地。

腿、脚、身上传来疼痛,绰哈尔发出呻吟,腿伤很重,他终于站不起来了。

而一个同伴却没他这般好运,捂着脸在挣扎嚎叫,鲜血从指间渗出。一支弩箭射来,击中了他的小腹。遭此重创,显然是活不成了。

敌我双方终于开始了肉搏厮杀,守军以逸待劳,占据着人数优势,分散冲来的建虏则要以少打多。

一阵拼杀之后,建虏被暂时击退。负责侧翼防御的部队也不再与建虏硬顶交战,不断地向后交替撤退,也不断地让建虏付出死伤的代价。

弩箭无声,射击更快速隐蔽火枪装填麻烦,射击时有烟雾火光。

可以说,在各个地段阻击的部队,使用何种武器,都已经经过了研究预判,力争做到了最合理,最有威胁。

当接到侧翼部队传来的消息,刘兴治给正面部队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第一阵的阻击已经圆满完成,杀死杀伤数百建虏,已经是超出了预期。而且,还阻挡了建虏两个多时辰,小半天的时间。

建虏想在天黑前突破第二阵阻击,显然是来不及了。这样,他们又要在野外度过一晚,粮草又要增加消耗。

如果能依靠这样的阻击拖延五六天,或者更长的时间,建虏的粮草就要耗尽。不要打仗,饿也能饿垮他们。

按照时间计算,辽阳自然是要运粮过来,但同样会被阻击。如果押粮人马不多,甚至有被伏击歼灭的可能。

能把建虏饿得筋疲力尽,能用更加轻松的方式获得胜利,郭大靖都不用想,自然会做出选择。

敌人的撤退使建虏感到欣喜,在萨哈廉和索尔诺看来,是侧翼迂回起到了作用。敌人到底还是害怕近战肉搏,打破敌人的拦路截击还是有办法的。

即便如此,路障还是要清除,至少要有能容车辆通过的宽度。没办法,伤兵不能扔下不管吧,粮草物资也要携带吧!

而路障既能作为阻击的依托,又能起到拖延建虏行进的作用,可以看做是破路的一种。

破路这种战术,在古代出现得还很少。主要是当时的交通工具比较简陋,也不是很沉重,不象汽车等对道路的要求那么高。

但破路的效果却不是没有。限制了建虏的机动和行进速度,这本身就是遏制其长处和优势。

刘兴治率领部队交替掩护,安全撤退到第二个阻击阵地。距离不过二里地,最大限度地防范了建虏骑兵的追袭。

郭大靖亲自率领部队接应,并做好了再次阻击建虏的准备。

疲敌耗敌,这也是层层截击的作用。让建虏付出死伤,但还存着希望,不因阻击太强而放弃。

每道阻击打死打伤两三百建虏,到了小黑山的阻击主阵地,建虏差不多就要付出千八百人的伤亡。

而这样的战斗,每次付出的伤亡数量,建虏可能并不会太过重视,或者是来不及准确统计,但累加起来却是非常惊人。

在郭大靖对军官们的讲解中,这有点类似于温水煮青蛙。有点热,有点热,最后烫得受不了,已经快煮熟了。

对于建虏也是一样,两三百,一两百四五道阻击之后,已经损失了一个甲喇的兵力,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伤亡的严重程度。

从这方面来看,旅顺堡的防御确实打得太猛了。尽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己方的伤亡,但也把建虏打得丧胆灰心,不敢再发动进攻。

当然,郭大靖不能过于苛责,给建虏以迎头痛击,李维鸾也没做错什么。

但现在,建虏遇到了郭大靖,在他的指挥下,则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萨哈廉和索尔诺见敌人被击退,立刻抓紧时间摧毁路障,打开通路后便向前继续行进。

从一开始,萨哈廉等将领便产生了误判。认为截击的敌人在兵力上不会太多,在野外布阵阻截,工事也不会太完备,己方部队完全能够突破并击败之。

郭大靖询问了刘兴治阻击的经过后,灵机一动,做出了放弃第二阻击阵地的决定。

“大人要给建虏继续造成错觉,诱敌深入?”刘兴治也很聪明,立刻明白了郭大靖的意图。

郭大靖点了点头,笑道:“如果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