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一章 提亲,林家商船(2/3)

林家的船队停靠在港口内,一共有六艘之多,除了那两条林家的中等型号的沙船外,还有两艘广船,两艘硬帆盖伦船。

港口旁的馆驿内,郭大靖见到了林天生,差不多相隔了半年左右的时间,二人相见都甚是感慨,也甚是亲近。

万石米,二十余万斤闽粤精铁,十余万斤棉花,四万匹棉布,还有很多日用杂货,都是给郭大靖采购的物资。

东西看起来很多,但花的银子却不算多,一共才三万多两。相比于卖镜子的收益,郭大靖还能分到不少银子。

“没想到小半年不见,三弟又建新功,并在陆上有了如此大的地盘。”林天生把清单给郭大靖看过,又命人拿出了专送给他的礼物。

郭大靖摆了摆手,说道:“二哥说笑了,这是东江镇的地盘,可不是小弟的。”

停顿了一下,他又提醒道:“与倭国贸易虽然利润丰厚,但头一次交易,还是要谨慎小心。不如只派人去,让倭人来皮岛或旅顺,可保无虞。”

林家雇了海船,不仅给郭大靖采购物资,还收购了生丝、白糖、瓷器,准备去对马岛与倭人小林浩一等进行交易。

郭大靖除了安全考虑外,还希望把皮岛或旅顺建成商贸之地。

倭人运来硫磺、硝石、铜料,林家从内地采购生丝、丝绸等紧俏商货,在东江镇的地盘进行交易。

“既做海贸,总要冒些风险的。”林天生并不是很在意,也可能有所防范,婉拒道:“这是第一次交易,便在对马岛。待有了约定,再更改交易地点不迟。”

郭大靖想了想,说道:“东江镇的水师可以出动战舰,稍加伪装后,随行保护。”

林天生沉吟了一下,说道:“三弟的好意,某领了。战舰不需多,两艘即可。”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就依二哥。”

停顿了一下,郭大靖笑着说道:“二哥既然来了,便选块地方,建起货栈吧!金州有十数万军民,皮岛却没那么多人口了。”

“如此甚好。”林天生笑着说道:“只是,难道这买卖不是由东江镇自己来做嘛?”

郭大靖摇了摇头,说道:“军队不参与,只管专心打仗。”

林家打开了对倭贸易,自是能够赚大钱。但在辽东,皮毛、人参、松子等特产,顺路运回内地,却也能够获利。

林天生也意识到金州能够稳固占领的话,旅顺港的条件比皮岛好得太多,欣然同意之后,拿出账本,要给郭大靖看销售镜子的利润收益。

郭大靖却是看也不看,便让林天生收起,浑不在意地说道:“某可不费那个心神精力,二哥只管告诉我还有多少银钱,能够采购多少物资。多了存你那,少了我再补。”

大方和慷慨,不斤斤计较,是郭大靖的人设。银子固然要赚,但保持住林家这条长久的贸易线,才最重要。

林天生也不矫情,说道:“三弟在账面上还有一万三千两,购买的物资还是粮食、棉布、精铁吗?”

“买粮食和精铁。”郭大靖早已有了打算,要积攒足够的粮草,以防袁督师卡脖子,还有明年大战的准备。

林天生记下来,却不知道郭大靖的胃口更大,屏去左右,关上房门后,从内室拿出了装在箱子里的五六十面镜子。

全部都是银镜,品质没说的,更有十几块面积更大,能摆在桌上当梳妆镜。

“这些镜子卖出后,我的分成全部用来购买粮食和精铁。”

郭大靖对着有些目瞪口呆的林天生说道:“粮食至少要十万石,今年就要四万石,明年九月份之前,至少六万石要运到旅顺。”

林天生咽了口唾沫,用力点了点头,说道:“三弟真是好大的手笔。放心,愚兄定能按期办到。”

郭大靖呵呵笑着,说道:“镜子销售怕是不能那么快回笼,若从倭人手中采购硫磺、硝石、铜料,恐怕还要兄长先行垫付。”

林天生用力挥了下手,说道:“小事一桩,三弟不必说,为兄也会做的。”

郭大靖还有银子,至少还有个四五万两,可能省就省。林家采购也是有收益的,更不要说卖给倭人生丝等商货的利润,垫付不算什么事。

互惠互利,不斤斤计较,这买卖和感情才能长远,郭大靖和林天生都明白这个道理。

不管林家的镜子销售如何暴利,郭大靖是给多少要多少,这手进那手出,换成粮草物资,全力积攒家底,与建虏展开持久战。

林天生也是不折不扣地为郭大靖采购物资,垫付也痛快,表现出足够的信任。

“为兄在闽粤采购精铁,本想去壕镜再买批火枪,不想被谢德拉抢了先。”林天生笑着说道:“看见硬帆盖伦船了吗,便是谢德拉运送武器军火的。”

郭大靖略显愣怔,但随后便释然,笑道:“为了赚提成,他倒是挺卖力的。就是不知道数量几何,能不能令我满意。”

林天生摇了摇头,说道:“不光是武器军火,他还要与你做个大买卖。具体的,你们当面谈。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