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 巡视防区(2/3)

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才开始改造换装。

如果能够攻克难题,燧发枪的发火率不仅能得到保证,扳龙头和扣板机时的力量,也不用太大。

对于火枪兵来说,这点力气还是有的,可郭大靖却知道,用力扣动板机会导致枪枝的颤动,影响射击的精准度。

好吧,前装滑膛火枪的精准度本来就不用太过考虑,可要能精益求精,岂不是更好?

“燧石也分品质?”刘兴治稍显惊诧,说道:“末将还想让士兵们在山里寻找呢!”

郭大靖说道:“在不耽误训练和作战的情况下,找一下也无妨。我也有发动金州百姓,搜集燧石的想法。”

对于提升火枪的发火率来说,燧石的品质高低可能有影响,夹在龙头上的燧石在形状上也有讲究。

可既然工匠们经过了试验,在发火率上就不会差得太多。而且,燧发的话,可以多扣几下板机,多打几次火,也就是一扳一扣的事儿。

不知不觉间,又来到了点将台,登高瞭望,十几里外的海湾在望远镜的视野中更加清晰,还能偶尔看到水师海船的帆影。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郭大靖心胸一畅,不由得冒出两句诗来,当然是没说出口,也不知道应景不应景。

不错,不错,得写下来给藤野英送去,印在瓷器上,多有气势,比那“秋风悲画扇”强多了。

“来,来,都站在这最高的地方。”郭大靖笑着招呼众将,说道:“山登绝顶我为峰,咱们都体验这种感觉。”

刘兴治等人笑着纷纷走过来,踏绝顶峰,四下瞭望。别说,被郭大靖这么一提示,感觉还真的大不相同。

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一览天下小。什么君临天下,狗屁,在紫禁城那个金丝笼中,自欺欺人去罢。

金州卫城的雏形则最初建成于明初,为“亚”字形的土城。洪武八年,明朝在辽东建立了金州卫,用青砖包砌加固了金州城。嘉靖四十年,又在城墙上增设四处角台。

尽管城池已显破旧,且有不少损毁,可东江军也没那么多的人力财力再修筑。整过简单的收拾修缮,飞骑营便驻扎在此,与卑沙城成犄角之势。

大战之后的扩充已经完成,飞骑营达到了一千两百人,分为两标,分别以广鹿岛和旅顺堡的原来骑兵为骨干。

说白了,飞骑营是属于两协以外的单独建制,隶属于金州总部。当然,这是暂时的,两标随时可以分开,归并进左右两协之中。

炭火炉烧得正旺,上面一个铁盆,汤沸腾翻滚着,将食材卷着忽上忽下。

“香,好吃。”刘奇士一口羊肉片吃进嘴里,大嚼着,又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眼睛更亮。

刘兴祚放下酒杯,笑着对郭大靖说道:“成亲也不言语一声,怕我等拿不出喜钱不成?”

郭大靖摆了摆手,又给刘兴祚等人倒上酒,说道:“纳妾而已,要不是毛帅、陈副帅非要成全,某连仪式都不办,直接睡一屋就完了。”

樊大临品着酒,笑道:“这还不是郭将军的面子大,毛帅亲自给做媒操持。不过,藤野英随着你东征西战,也着实是心系于你,早该给人家个名份了。”

刘兴治也随郭大靖赶到金州卫城,品尝上了这新鲜的涮羊肉,喝上了山东采购的好酒,腮帮子鼓着,含糊地说道:“从朝鲜开始就看上你了,这么长时间,是个好女子。”

郭大靖岔开话题,说道:“在大连,你们的宅院都修盖好了,抽空儿回去看看,安置一下。”

“我老哥一个,要啥安置,在哪没个吃饭睡觉的地儿。”刘奇士不以为意,“这金州城也挺好,啥时能迁些百姓来住,添些人气?”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最早也得明年,后年也说不准。”

金州的开发建设还有很大的潜力,足以承载十几万人口。而金州卫城属于缓冲和警戒区,建虏来攻时,军队还好说,老百姓迁来搬去的,麻烦。

至于说到明年,郭大靖还憋着直捣黄龙的大行动呢!争取一下子就把建虏统治区砸个稀巴烂,然后才是大幅扩张的时候。

当然,郭大靖的心态已经放得平和。如果建虏不搞军事冒险,不去抄掠京畿,他就准备与建虏长期耗下去。

饥荒对于建虏一样是致命的,统治不稳,人心离散,这样的建虏,很难再有大规模发动的物资基础。

“其实。”刘奇士停下酒杯,比较小心地说道:“整个东江镇的兵力应该大部放在金州,皮岛和云从只留少量驻军即可。”

如果金州集中了三万多人马,自然能够再向北推进防线,至少能到小黑山和石河驿,把整个金州收入囊中。

刘兴祚笑了笑,没吭声,但看神态,应该是和刘奇士相同的看法。

最有发展潜力,对建虏威胁最大的,自然是辽南地区。以金州为基,如同一把利剑,可直插建虏腹心。

哪怕是郭大靖,也对这样的战略改变持赞成态度。

但这就涉及到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