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六章 百姓的救星(2/3)

副字给去掉了。这有恭维之嫌,但在毛文龙和陈继盛都不在的时候,听起来让人舒坦。

“坐下吧,都挺累的。”郭大靖随意地摆手示意了一下,微笑着说道:“攻下遵化,勤王行动就差不多是成功了一半。”

刘兴祚点了点头,说道:“退路已断,除非建虏绕道,还有一线生机。”

郭奇士看着已经铺在桌上的地图,说道:“绕道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我军已占先机,就算建奴绕道,也能调整应变。”

既然有备案,郭大靖便不着急做出最后的决定,伸手接过刘兴治递过来的文件,认真地阅看。

这是攻进城后的粗略统计,仓库中不仅有数万石粮食,还有建虏劫掠的金银财定、绫罗绸缎。

尽管皇太极所率领的建虏主力在京师周边会劫掠到更多,可在遵化城中的收获,也可以令郭大靖满意。

“有了这些粮草物资,我军在遵化能够长期坚守。”郭大靖放下心来,脸现轻松地说道:“就是加上两三万百姓,也尽够了。”

刘兴治犹豫了一下,说道:“郭帅,那些百姓要留在城中,一直到我军与建虏决战之后?”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遵化周边已被建虏蹂躙,我军在行进的路上,已经看到了很多凄惨景象。再加上此地还会成为战场,放百姓们离开,甚是不妥。”

家园被毁,粮食财产被抢掠,又时值冬季,老百姓怎么生活?等建虏回师,还要遭受一次荼毒。

“精壮修筑工事,妇女为我军制做干粮。”郭大靖说道:“我估算着,军民加在一起,粮食也尽够吃上一个多月的。”

郭大靖既然已经做了决定,粮草物资也不缺乏,刘兴治等人也就不再多言。对于郭大靖的脾气禀性,他们还是很了解的。

刘兴治又把程宝林的事情进行了汇报,他的安排,得到了郭大靖的称赞。

“刘策要自救,咱们就力所能及地帮一把。”郭大靖笑着说道:“收复降奴的小城,这点功劳咱们还不稀罕。”

伸手点了点石门,郭大靖说道:“特战营及相关部队明日便去占领这里,在周边的山林中设置秘密营地,屯积干粮物资。”

决战在遵化城下,建虏的后路也要切断,那里就是遵化西面六十余里的石门驿。也就是说,郭大靖要在这里前堵后截,彻底歼灭皇太极所率的建虏。

石门东靠九凤山,北连烟囱山,南临塔山西望淋河,西北绕灅水。就在两山对峙之间,仅有一条通路,易守难攻。

可惜,再坚固凶险的要隘,也需要人来防守。建虏来时,石门驿不战而降,根本没起到作用。

但建虏若进入大伏击圈,在遵化城下被击败后,想再安然退过石门,就是痴心妄想了。

面对建虏的丧胆败兵,倚仗着险要防御,郭大靖只派出三千人马便足以堵死建虏的退路。

“缴获了一些战马,城内还有部分驽马,再加上沿途搜购的,组建两千枪骑应该够了吧?”刘兴治看着郭大靖,眼中期盼之意明显。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那就在你部先行调兵组建吧!”

枪骑是必须要有的,将和飞骑一起组成东江军的机动力量,并成为追杀敌人的主力兵种。

两千参差不齐的马匹,勉强能组建枪骑,这让郭大靖不是很满意。可这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击败建虏,利用缴获的战马再扩大编制了。

如果在凯旋归师之时,能够全是骑兵,那就太好了。

郭大靖想到这里,又苦笑起来。此战过后,又要伤亡多少将士,想多了令人忧郁。

“事情都处理完了,你们抓紧时间去吃饭休息吧!”郭大靖也感到疲累,这七八天的连续行进、风餐露宿,将士们也需要休整。

刘兴祚和刘奇士等将是没什么事情,刘兴治先进城,进行了简单的规划和安排,却是要陪在郭大靖身旁,以备询问。

送走了刘兴祚等人,刘兴治回来时,又向郭大靖禀报道:“从百姓中挑选的管理人员已经来了,郭帅您是现在见他们吗?”

郭大靖无奈地摆了摆手,起身说道:“先去看看他们,把工作都交代清楚,也省了军队上的麻烦事。”

老百姓要组织起来,不管是每天领粮吃喝,还有协助军队的一些工作,早布置下去,也让这些临时的管理人员尽快适应。

米汤一点一点地喂进了小琴的嘴里,从流出大半勺,到本能地微微张嘴吞咽,看着好姐妹似有好转,桂花的脸上露出些许笑意。

屋内生起了火,一大锅粥散发着香味,妇女们没有形象的捧着碗在吃喝。

小琴裹着一床棉被,这是病号的优待,也是兵爷发的善心。

兵爷的好心还不止于此,小琴头上的伤已经重新清理包扎过,还给了她一包吃的药。

“吴姐,兵爷要选出主事的管理员,你来干吧!”一个妇女趁着盛粥的空当,向着姓吴的妇女说道。

吴姐是中年妇女,似乎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说话挺有条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