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耕,篷勃的生机(2/3)

是不是卖力,是不是精心侍弄了。凭本事儿多收的,都是自己的。”

老何头儿抿嘴微笑,虽未炫耀,可脸上的神情,却再明白不过,肯定是把好手,对种地有着充足的信心。

军屯的田地不能说不用心耕种,但老百姓要真用心真卖力,在精耕细作方面,肯定要超过军屯。

而官府定下这样的章程,一方面减少了工作量,不必每家核验产量;另一方面,也是惠民之政,更能激发百姓的热情和积极性。

正如陈元宗所说,能不能多收少交,就看个人的本事儿。要是懒汉,想着按收成缴赋税,几十亩地好歹也能给自己留点,那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相对于明朝固定的赋税,这样的政策很灵活,对老百姓也是友好的,给老百姓留下了很大的生存空间。

两人聊着进了村子,路上便分了手,各回各家。

老何头儿进了自家院子,女儿桂花便闻声出屋,埋怨道:“爹,怎么这么晚回来,人家都急得要去找你了。”

对于女儿的埋怨,老何头儿笑着摆了摆手,问道:“你哥呢,还没回来嘛?”

桂花说道:“去县上拉种子粮,除了赶路,还要装车,哪有那么快?”

老何头儿点了点头,说道:“反正有管饭的,那咱们就先吃。”

桂花打来洗脸水,老何头儿洗漱了一下,便进屋和女儿坐在小炕桌旁,边吃边说着闲话。

原来还有些埋怨桂花非要跑到辽东来,如今算是尘埃落地,心落到了实处,老何头儿就只剩下了高兴。

桂花却有点小纠结,尽管生活算是安定下来,可那几个姐妹,却只有同村的一个能常见面儿。

“要是想的话,春耕完就抽空去镇上看看。”老何头儿心情一好,对女儿也宽松起来,说道:“那个姓吴的女人,你不说是在镇上当官儿嘛?这也是因祸得福,不是在辽东,哪有女人作官的道理?”

“女人怎么了?”桂花不服气地说道:“吴姐识文断字,比很多男人都厉害呢!”

除了吴姐,还有小琴,也是和桂花共患难,极为要好的朋友。就是老爹不说,桂花也想着去看看她们呢!

“村上的老赵家那个儿子……”老何头儿试探着想开个头儿。

“爹——”桂花没等老爹说完,便一推饭碗,嗔恼地拉长音制止。

“好,好,先不说了。”老何头儿也是无奈,但心里却还美滋滋的。

在村里,因为有个未嫁的女儿,有单身男丁的家可是盯得眼都直了。

自家的女儿如此稀罕,老何头儿也不打算随便嫁出去,可要好好挑选,不能让女儿嫁出去吃苦。

桂花到了新天地,看到了新气象,才不想着随便嫁人,从此没了自由,窝在家里生孩子做饭呢!

吴姐多好,是个官儿呢!小琴也不错,自己打工挣钱,也不用靠别人养活。

桂花憧憬着,羡慕着,虽不是很清晰,多是在想象,但她的人生,恐怕再也不会象在内地时那样。

…………………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关系到一年的收成,不仅是百姓的希望,也是东江镇稳定和发展的关键。

毛文龙、陈继盛、郭大靖等人都出动,分别在各州巡察,监督春耕的落实情况。

春风拂面,乍暖还寒的初春,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令人也感到振奋和舒爽。

盖州,作为新近占领的地盘,也是最可能发生战事的地区,大半的田地都是军屯。

军屯的田地除了要作为赋税的标准,还要承担起大部分军需。所以,除了土豆、玉米、黑麦外,豆类、苜蓿、花生、蔬菜等等,也有大面积的种植。

好在有了玉米,马匹的精料不再全指望豆类。自耕自种的产量或许不高,但也基本上不需再外购料豆。

持兵为兵,荷锄为民。东江镇依然是兵民合一的体制,通过轮戍,最有效地利用人力,战斗生产两不误,使东江镇始终拥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

后世的郭大靖连锄头都没摸过,但融合了古人的记忆,他在农耕上也能算得上一把好手。

沈大龙跛着脚,嘴里吆喝着,赶着耕牛在前,郭大靖扶着犁把,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犁铧划开黑土,在一眼望不边的田地里,犁出一道道笔直的波浪。

这数万亩的田地,被划为荣军农场,专门安置伤残的官兵及其家属。赵大龙从原来的村迁出,定居在附近的村中,成为农场的场主。

按照优军的政策,农场不交赋税,所得全归耕作者所有,按照各家的人头平均分配。

为了照顾伤兵及军属,耕牛和驽马也优先配给了农场,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劳动量。

“老沈哪!”郭大靖一边扶着犁走,一边对沈大龙说道:“这个农场要经营好,可不是光种地就成的。养鸡鸭养羊,甚至是养牛养马,要把这大片的土地利用好。”

沈大龙点着头,摇着鞭子,笑着说道:“俺和大家也商议了一些办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