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九章 实物福利的优点(2/3)

。”刘奇士摇着头,说道:“就是晚上一年,也没什么大的影响吧?”

对于刘奇士的感慨,或者是规劝,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夜长梦多啊,建虏一日不灭,这睡觉都不踏实。”

停顿了一下,他又笑着补充道:“放心,给大哥修建府宅的钱,还是充裕的。只要你看好地方,再娶个女人,马上就能动工。”

刘奇士独自一人,挣的不少,可却没存下多少钱,都和袍泽兄弟们吃吃喝喝了。

郭大靖催促他成个家,也不是说了一次两次,可他却当耳旁风,也不知道他想找啥样儿的。还是说,真的是“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分配给官兵的那种住房就挺好。”刘奇士并不在乎什么府宅,摆着手笑道:“建个大宅子,不是还得雇丫环佣人啥的,麻烦。”

郭大靖耸了耸肩膀,对刘奇士的胡吃海造也是没啥可说的。要是有了家还这么花,那可真是要喝西北风了。

对郭大靖的无奈,刘奇士完全是不以为意,呵呵笑着调侃道:“你呢,不用管我,自管多娶多生。我要是老了,就去慈幼院领养个孩子,死了有个摔盆的就成。”

这想法有点奇葩,郭大靖看着三十好几的刘奇士,也是相当无语。

到达了指挥部的大门,郭大靖便看到何可纲迎了上来,向他郑重地施礼参见,“末将见过郭帅。”

郭大靖抬手相扶,笑着说道:“何副将不必如此,已经同属东江镇,既是同僚,又是袍泽,难道何副将还是难以释怀辽镇?”

何可纲赶忙解释道:“末将以加入东江镇为荣,绝无他意。只是礼节不可废,免得让他人有所误会。”

郭大靖也只是客气一下,笑着点了点头,伸手作了个手势,与何可纲先后走进院子,来到了指挥大厅。

大厅正中摆放着沙盘,结合郭大靖的历史记忆,以及哨探谍子,以及辽人的不断完善,已经相当细致,完全可以作为指挥作战的工具。

刘奇士没有进来,而是去了旁边的院子,那里算是军官俱乐部。

轮休的军官们,特别是象他这种单身汉,经常在那里打屁聊天,喝茶谈天,还有郭大靖设计的一些娱乐设施。比如台球、象棋、扑克等等。

两人在厅中坐下来,已经有值班的军官送来了新收到的文件资料和情报。

并不是每天都有,但郭大靖却是每天都按时过来。特别紧急的军情,还要在半夜直接通知他。

郭大靖扫了一眼,便拿过秀岩驻军发过来的文件翻看起来,并示意何可纲也可随意阅看。

秀岩驻军的主将是孔有德,他主要是汇报了辽镇人马的训练情况。

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他认为可以把这些人马分散安置到其他各协,完成剩下的训练项目了。

按照合编的计划,在一个月的火枪训练后,确实是要打散到各协,充分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尽快将战斗力提升到差不多的水平。

郭大靖抿了下嘴角,也猜到孔有德着急催促的心思,还是对辽镇官兵不放心,想把他们尽快稀释到东江军中。

思索了半晌,郭大靖决定继续按计划进行,也就是同意孔有德的建议,把辽镇官兵分排到各协。

这样重新分配之后,秀岩的后备军还是五千人,但原东江军就应该占到四千左右,辽镇新兵只剩下了一千。

一两个月后,再从各协抽调人马,组建第六协,那些原辽镇官兵就如砂子混进米中,消除了原来的印记,很难再分拣出来了。

“官府发文告,给军属发放年节福利了。”何可纲在旁看着张类似报纸的东西,笑着说道:“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呢,每年都发放的这么早吗?”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今年要早一些吧,反正天寒地冻,发的肉和鱼啊,能够长期存放。提前发放的话,官府的工作人员到了年底,也能轻快一些。”

何可纲点了点头,仔细看着所发放的福利:

普通士兵是十斤面、三斤肉、两条鱼、一瓶酒,军官则要高一些。一共是三个级别,最高的是二十斤面、十斤肉、五条鱼、三瓶酒。

不管高低,过年能让军属都吃上饺子,尝到荤腥。对于将士们来说,军队中的伙食还是不错,倒也不是很馋这些肉鱼。

原来还是让将士们放心,家中的亲人能过个好年啊!

何可纲又有感想,心中暗自佩服,人家东江军难怪士气高,想得如此周到。

说起来,他在东江军军官的陪同下,巡视了各处防地,除了辽东的特战营。所见所听,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心理也起了很大的变化。

数量惊人的各种型号的火炮,犀利的火枪,坚固的防御工事,完备的后勤保障,严格的军事训练等等,都给他以震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真实的,真实的令何可纲都难以相信。

在郭大靖率兵接收觉华岛水师时,包括何可纲在内的辽镇将领,都认为他带来的是精锐,是拿来撑门面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