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38-锦衣无名与剑指朱棣(2/3)

甄武也不在意,反而笑眯眯道:“你们锦衣卫也太敏感了,话说回来,你们锦衣卫很少有朋友吧。”

刘义眼中伤感一闪而逝,嘴里念叨了两遍‘锦衣卫’,然后苦笑了两声道:“知道我为什么和你挑明吗?因为我现在已经不是锦衣卫了,新皇把我的职位收了回去,我便是想帮你,也没办法。”

嗯?

“为啥?”甄武问道。

刘义看了一眼甄武,淡淡道:“前些时候新皇让我搜查燕王不法证据,不过这些年里燕王虽有些不法,但全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些事情送上去,新皇并不满意,怕是还觉得我与燕王有勾连,要不然张昺和谢贵为何来北平?”

原来如此。

甄武这才明白朱允炆为什么针对燕王,没有启用锦衣卫。

要知道锦衣卫办事可比张昺和谢贵猛的多。

原来是朱允炆可能认为锦衣卫和燕王有勾连,这可真是个大聪明。

不过,下一刻甄武又想到另一点,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允炆借机撸掉刘义,换自己信任的人掌握锦衣卫暗探,也是应有之义,毕竟锦衣卫暗中发展这么多年,情报网还是想当可怕的。

甄武琢磨着现在北平锦衣卫暗探会是谁掌握?

这可不好猜了。

刘义这时横了甄武一眼,撇嘴道:“是在想锦衣卫如今谁掌管?”

甄武被猜中心思,也没有不好意思,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可他没想到,刘义长叹一口气道:“不用猜了,以后不见得再有暗探了,因为新皇有意裁撤锦衣卫。”

“啊?”

甄武不敢置信的吃惊出声。

刘义没说话,侧头看向窗外,仿佛外面有着他这一生的时光,只是不知这跌宕起伏的一生,到底值不值。

甄武见状,确认了刘义的话后,忍不住想笑,锦衣卫被放弃?

朱允炆啊朱允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奇人。

怎么每每出人意料呢。

不按常理出牌,可真的优秀。

甄武最终还是没忍住,笑了起来,任谁有这样一个对手,怕也能笑出来。

笑声把陷入回忆的刘义惊醒,刘义侧了甄武一眼,也没多说什么,反而转化话题道:“可否借你些银两?”

“你要干嘛?”甄武问道。

刘义淡淡道:“我可能撑不了几个冬天了,想趁着还有命,回集庆看一看,看一看还有哪些老家伙还活着。”

他语气很淡,淡的仿佛看淡了生死。

“那我让人护送你回去看看吧,路上不安全。”甄武想了想说道。

可是没想到刘义摇头拒绝道:“不必了,借些银钱即可,若是真的不小心死在路上,那么死在哪里,就永远的留在哪里吧。”

甄武张着嘴,想要再劝一劝,可看着刘义的神态,最终还是只问了一句:“确定了?”

“确定了。”

“那好。”甄武语气同样变的淡淡的,他接着说道:“到时候我去送你。”

刘义点头没有再说话。

甄武便也没有再开口。

他没有见证刘义的一生,无法感同身受的体会到刘义的心境,在他看来,也许他与刘义的缘分,确实也到了尽头。

两日后。

刘义一人驾着一辆马车,在甄武的目光下,从北平出发向着京师而去,他路上走不快,也并不着急,悠悠哒哒的观景赏月似的享受着他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时光。

幸运的是一路平安,并没有遇到什么波折。

可这一路依旧走了两个月时光,到了三月间,刘义才来到南京城。

只不过这一个少年从军,百战而活,又替朱元璋在北平隐姓埋名几十年的刘义,再次回到南京城时,相熟的人之中,只有一个老太监前来迎接他。

老太监早已老的不像样子,仿佛随时都可能死去一样,所以早就没在宫中当差,被放出宫后,在一个小宅子里养老。

他的身边伴着一个小太监,算是他的养子,也算是他的徒弟,叫做小安子,有一点让老太监欣慰的是,小安子不是白眼狼,被他尽心推到了御马监的监督太监后,并没有忘了他,经常得空便来看一看他,因此两个残缺人,相依为命下,处的倒真不比普通人家的父子差。

小安子此时好奇的问老太监:“爹,什么重要的人,怎么还劳你亲自过来接他。”

老太监期盼着望着来路,感叹道:“你不识的,当年拱卫司时,仗义疏财的刘三爷,可是出了名的红人,只是后来他去了北平,一去还是二十多年,如今当年的那些老人死的死,散的散,忘的忘,可不管怎么样,咱不能忘,要晓得当年若不是刘三爷,咱便被太祖皇帝砍了脑袋,你说咱晓得刘三爷回来,岂能不来接一接,说起来不知这一别多年,刘三爷是不是风采依旧。”

小安子心中好奇,又连续问着老太监关于刘三爷的事。

老太监谈意也浓,便捡着一些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