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51-朱允炆出兵与密云降(2/4)

不由的忧心忡忡。

而这还不算完,北平行都司,大宁,宁王府,朱权听到人禀告朱棣反了,带着兵已经打起来了,一屁股惊的跌坐在地上。

“什么?我四哥反了我大侄子了?”

宁王府的属臣点头。

朱权惊的喃喃道:“还得是我四哥啊,真他娘的够勇,削到他头上,一言不合就掀桌子,一点不惯着我大侄子,我辈楷模,我辈楷模啊。”

属臣有点无语朱权的搞怪,忍不住再次出言提醒道:“殿下,咱们现下是不是该商议下如何行事?”

朱权吧唧了两下,仿佛还在为朱棣造反这事回味,一直到属臣再次出言询问,才回过神。

他想了想问道:“朝廷什么反应?”

“还没消息传来,不过很快当有消息传过来。”

朱权点了点头,突然想到他北平行都司的一些将领,出言道:“咱们大宁都司指挥卜万,陈亨他们什么情况?”

他的封地虽然在大宁,但是能控制的军队也就是他的营州三卫护卫军,而北平行都司也就是大宁都司,其他卫所和北平都司的情况一样,都是都司控制的,自然也有朝廷安排的都司指挥。

洪武后期他们能节制都司,那是朱元璋在收拾军中将领,只相信儿子们,所以放权给儿子们,但是朱允炆上位后,诸王日子变的不好过起来,都司自然也不听诸王的了。

属臣早就搜集了都司的动作,开口道:“据消息称,卜万正在调集军卒,打算出兵松亭关进攻遵化。”

说到这里,属臣纠结了一下,建言道:“殿下,先不说朝廷的反应,怀来的宋忠进驻居庸关,山海关的耿璇攻永平,再加上咱们大宁的卜万出松亭关,就这三方兵马,燕王就不好抵挡,更何况朝廷定会调遣大军进驻雄县,自南而上,咱们若是对此事不闻不问,事后朝廷可能会责难殿下,所以殿下还需考虑一下到底是出兵助卜万,还是只发声谴责一下燕王,这需殿下尽快做个决定啊。”

朱权低眸陷入了沉思。

只能帮大侄子吗?

不,即便不帮朱老四,也万万不能帮朱允炆。

王府中仿佛有风吹过,隐约也带着铮铮铁衣的厮杀声。

良久。

朱权睁开眼看向属臣,他坚定的摇了摇头:“现在什么也不做,静观其变。”

他站起身向着北平的方向望去,老四在北平待着那么多年,如果老四也抵抗不了朝廷,那么他等到老四倒台后,也就别挣扎了,主动去京师给大侄子卖乖吧,可若是老四挡住了,他也可乘势整顿大宁,到时候手握十万大军,也可谋图中原。

同是皇家子孙,朱允炆这样的货色都能当皇上,凭什么他朱权当不得皇上。

属臣不理解朱权的安排,可见朱权神色坚定,也不好多说什么。

……

就在各方云动之际,仿佛全天下的风都往北平城吹来,而北平仿佛只是滔天大海上的一个小帆船,任谁也觉得倾覆只是早晚的事情,区别只在于朱棣能够坚持多久。

辽东兵出山海关,大宁兵出松亭关,宋忠居怀来,定会出兵居庸关,而朝廷大军数路并进,如此情况北平的朱棣就像一个泰迪狗一样,被几只金毛,二哈,萨摩耶等体壮个大的围着,看着泰迪狗东跳一下,西吠一下。

不过,这个时候北平的众将都没时间,也没心思关心这个,甄武带着两千骑兵已经进了密云境内。

他广派斥候,多立军旗,虚张声势,不让密云兵探查出他的真实兵力。

而密云卫指挥衙门中。

郑亨在听着旗下之人禀报:“甄武兵马已过怀柔县,从对方的斥候来看,兵力恐不下五千,如何阻敌还请郑指挥示下。”

“阻敌?”

郑亨眉头一皱,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拿起燕王让人发布在北平,并且让人四散周围县城的告知军民书。

他眼光扫在堂下众将问道:“这个大家都看了吧?朝廷出了奸臣意欲残害燕王,燕王已经起兵靖难,我们何去何从,大家商议一下吧。”

堂下众将面面相觑后,都低下了脑袋,没人愿意冒头说话。

郑亨看到众将的反应,感到好笑,他想了一下,再次开口道:“那行,我再换个问法,现在甄武带着五千兵来袭,众将谁去阻敌?我也不让你们打穷酸仗,给你们凑集八千人,谁去?”

还是没人说话。

这谁敢说话啊,密云众人算是和甄武认识的比较早的,有些人早年就和甄武在古北口一块打过仗,那时甄武还只是一个百户,一马当先就敢冲击德立索儿数千人,连军卒被甩在身后都不管不顾,非要斩将不可,真正猛的一塌糊涂,后来众人被调遣出征,与甄武也常有交往,对于甄武的勇猛更是心知肚明。

而且这狗日的胆子奇大,真他娘是艺高人胆大。

不说别的,单说甄武率千人,就常常敢冲击数倍自己人马的阵营,敢就算了,战绩还不凡,只要对方人马不上万,基本上都会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