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11-不服的平安和不动的梅殷(2/3)

甄武来了,呼哧呼哧深呼吸了两下,平复了一番心情后,重新返回高堂坐下,把这里交给了甄武处理。

甄武看着平安道:“说话啊,老子刚来,怎么不说了,接着嚣张啊。”

平安侧头避开甄武的视线,依旧不说话。

“不说话以为就没事了?”

甄武压着怒气,抽出腰刀一刀斩断,绑在平安身上的绳索,然后举刀指向平安道:“老子给你个机会,咱俩打,生死各安天命,老子就看你敢不敢接老子这一战。”

随着这句声音落下,甄武身上的杀气也浓浓的扩散开来。

所有人都微微有些惊骇。

他们不明白甄武为什么突然想要单挑。

可甄武身上的杀气,也让他们都不得不相信,平安若是敢动一步,甄武一定会迅如闪电般的,直接把平安当场斩杀。

所有人看向甄武。

甄武脸上平静,不过熟知甄武的人依旧知道,甄武眼中早已布满浓稠的恨意。

下一刻。

朱棣,朱能,张玉等人都明白过来。

被平安斩杀的陈亨,王真都是甄武的部下,而且和甄武都关联很深,若说甄武心中没有恨意,不想趁机直接斩了平安,他们是绝对不相信的。

平安自然也感受到甄武的杀意,一时间,平安反而踟躇起来,脸上继而难看起来。

朱棣看着这一幕,心中却急急的思索了起来,平安要不要让甄武杀呢?

想来想去。

朱棣最终还是决定不杀平安了,所以当他看到甄武还欲逼迫平安时,当机立断的开口道:“好了,甄武你退下吧。”

甄武有些不甘的回头:“殿下。”

“退下。”朱棣脸色一板。

甄武见状,不得不心有不甘的退了下来,心中却在这时也微微有些下沉,朱棣想要留平安一命,没出甄武的猜测,自从朱棣起兵以来,除了几个朱允炆的信臣,被朱棣斩杀,其他被俘虏的基本上一个没杀,更何况平安还是朱元璋的养子。

而朱棣这时已经看向平安,他开口道:“我不管你服不服,既然兵败被俘,便老实认着,我看在高祖的份上,不欲害你性命,所以你最好莫要生事,要不然你自己心中清楚。”

说完,朱棣冲着左右士卒道:“重新绑了,押解京师。”

平安有些惊愕,他没想到朱棣竟真能饶了他,是故,他便老实的再次被绑,没有挣扎。

等到平安被带下去后,朱棣让其他人退了下去,留下了甄武,朱棣想了想开口劝解甄武道:“两军对垒,各为其主,咱不能把这个当做私仇去报复,要是所有人都这样,那…”

说着说着,朱棣看甄武的神色依旧不佳,叹了口气道:“算了,我也不和你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了,咱爷俩说点交心的。”

随后,朱棣起身拍了拍甄武的肩膀,示意甄武跟上。

俩人来到外面,一边走,朱棣一边说道:“你也知道,咱们起兵的理由是什么,诛杀奸臣,所以咱们的目标只能是方黄等人,现下咱们离京师越近,行为就越大意不得,咱们不能表露出太多的杀心,以免逼的所有人齐心来抵抗咱们,要不然定会生出许多波折,这些道理我想,你应该能明白的。”

甄武点了点头。

朱棣接着说道:“平安阵斩陈亨和王真,你以为我不恨?陈亨和王真都与我大半辈子的交情了,而且都是因我而死,我焉能不恨,但就因为如此,我们才要饶平安一命,试想咱们连平安都可以不计前嫌,会瓦解多少南军将士的抵抗之心?会让咱们的将士少死多少人?只要忍一时,便能换这么大的好处,咱们凭什么不忍?”

说到这里,朱棣回身用力的拍了拍甄武,沉声教导道:“心能忍万般情绪而不发,这才是大丈夫也,明白吗?”

“我明白了,殿下。”甄武说道。

“明白就好,不过我可以答应你,等几年之后,若你心中恨意犹存,你便寻个机会发作吧,那时候我定不多说什么。”朱棣看着甄武说道。

甄武脸上咧出个笑意道:“多谢殿下。”

“有什么好谢的。”朱棣随意的说道,之后他双手扶腰,活动了一下筋骨:“对了,还有一事,我觉得挺奇怪的,你帮我也琢磨一下。”

甄武眼睛一转道:“殿下可是想说梅殷之事?”

朱棣点了点头道:“自咱们从济南出兵,至今一月有余,按理说梅殷早该支援过来才是,为何一直按兵不动,这让我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甄武苦笑的摇了摇头道:“殿下不知,我又如何得知,不过殿下还记不记得上次我重伤回来,和您提及的张璞张指挥使?”

“我记得。”

朱棣走了一会儿,眼见旁边有一座凉亭,转头钻了进去:“你和我说过,此人先助你破盛庸,后救你性命,有大功与我们,如此我怎能忘记,不过你此刻提他作甚?”

“他的亡妻是梅殷之妹。”

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