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41-赴任前夕(2/3)

说道。

甄武连忙起身。

朱棣示意了一下道:“你坐着吧,我得站一会儿。”

这甄武哪里敢。

他来到朱棣身边,伸手打算搀扶一下朱棣。

朱棣一巴掌把甄武伸出来的手打掉了,横眉瞪了一眼甄武道:“你如果是不想活了,你就和我说,绝对满足你,还他娘的来扶我,老子用你扶?”

甄武顿时有些无语。

“说吧,找我什么事。”朱棣问道。

甄武瞧了一眼朱棣的神色,见朱棣脸色很是疲惫,试探道:“也不是特别紧要之事,要不我改天再过来?”

“让你说你就说,费什么话。”

说完这句,朱棣略带烦躁的解释道:“今儿一天都一直处理那些零碎繁杂的政事,早就烦了,刚好换换思绪,而且让你一直等着,也是因为我还有事找你呢。”…。。

!“那我就说了啊。”

朱棣点了点头。

甄武脸上露出笑脸道:“我是想问问陛下,打算怎么处理安南的,如果陛下打算收拾安南局势的话…”

说到这里,甄武挺胸一拍胸脯道:“陛下,你看我怎么样?不是咱自夸,绝对值得陛下一用。”

“你?”

朱棣嗤鼻道:“你在想屁吃。”说完,他眼珠一转,似笑非笑的看向甄武道:“我说你今儿怎么憋不住了,是那个杜省求到你头上了?”

甄武点了点头,道:“送给我两箱子宝物。”

朱棣哼哼了两声,道:“宝物你可以收着,但是安南你少给老子打主意。”

甄武急了:“陛下,安南的事我可一直着呢。您这不让我去,我得多难受,不行,您得告诉我,您打算让谁去?最起码您得让我知道是谁没有想屁吃吧,他还抢我前头去了,难不成是朱能那家伙?”

朱棣摇头道:“谁也没让去,安南的事我打算先放放。”

“放放?”

甄武不理解道:“陛下,安南发生的事情我都查到了,您别说您不知道,黎季犛在安南发动了政变,一声不吭篡夺了咱大明册封的陈氏国王,现下陈氏的支持者还和黎季犛闹腾着呢,趁黎季犛的胡氏政权立足不稳,咱插手他们内政是个最好的机会啊。”

“老子不知道吗!”

朱棣烦躁的训斥了一句*,随后他长长的叹了口气道:“你以为我不想,但你怎么不想想,咱们来南京才多长时间,这时候就再行刀兵,你让天下万民如何看咱,而且刚才你也瞧见了,北方都空了,移民,疏通河道,哪样不需要时间。”

甄武张了张嘴,刚打算再说些什么。

朱棣就又开口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是不是想说,你领偏师便可解决安南之事?但事不是这个事,咱们永乐年间若是第一次用兵,必须要保证必胜,哪怕有一丝丝败的可能,我也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所以还是缓两年吧,等国内彻底稳定了,起王者之师,以破安南,而且关于这件事我另有思量。现在出兵时机也还不成熟。”

甄武有些不甘心,不过心中也知道朱棣说的有道理,最终叹了口气道:“那咱就放任这个良机,任安南自由发展?”

朱棣想了一会儿道:“你有什么好法子?我最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有一个好的办法。”

甄武想了起来。

首先这个事朱棣不能挑破,只能装作不知道,要不然朱棣知道这事,却无动于衷,有损大明在属国的威望,但朱棣也不能一直拖着不册封,时间长了,显得朱棣对属国一点也不关心,那有什么法子册封了胡氏,又能让他不那么舒服?”

黎季犛祖上是姓胡,篡夺了政权后,便恢复了本性,建立了胡氏政权,只不过他的政权并不安稳,国内陈氏的支持者一直反对他,迫于无奈下,黎季犛只好名义上让位给他的儿子,他则在背后遥控政权,而他儿子是陈氏公主所生,也拥有着陈氏的血脉,他试图用这种办法来缓和,他与陈氏支持者的关系。…。。

!同时,他也想要求得大明册封,获得合理合法的地位,所以便让使臣前来求朱棣册封,用的理由是陈氏子嗣死绝了,他儿子以外甥的身份得到群臣拥戴,想要继承王爵。

他的算盘打的很响,可这世上到他们这个地位的,也没有傻子。

甄武想着想着眼睛一亮道:“不如咱们就装作不知道安南政变,大方的把册封给他,但同时表彰陈氏父子做出的贡献,让黎季犛得到册封的同时,还要让安南国民感受到咱们大明的态度,告诉安南国民咱们还是支持陈氏的,这样想必陈氏的支持者也不会心甘情愿的效忠黎季犛,兴许会想方设法来我大明求援,而黎季犛担心我大明知道这事。必然千方百计的阻拦,这样一来,黎季犛和陈氏支持者的矛盾定然会被激化,一两年内,安南肯定不得安生,我们则可趁机修生养息。”

朱棣听完后,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

“不错,这法子不错。”

甄武脸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