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75-什么血洗?(2/3)

“爹啊,什么叫乱插手,你最起码先听听儿子的意见,你再说是不是乱插手啊。”朱高煦委屈道。

“那行,你说说。”朱棣来了几分兴趣。

随后,朱高煦把他的想法一五一十的说给了朱棣听。

朱棣听完后,深思了半天,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你说的是有几分道理,但是有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太过麻烦,没必要如此。”

“爹,虽说麻烦,但是儿子有信心办好这件事,再者说,如此咱们不用费一兵一卒,也不用浪费钱粮,这对咱们来说能省不少钱呢,爹你说,咱这笔钱用在疏通运河上,用在《永乐大典》或者移民上,不都是好事吗。”朱高煦焦急道。

朱棣一听这个,拒绝朱高煦的心动摇了起来了。

没办法,朱元璋留下的底子再厚,也经不住他和朱允炆两个人造,尤其朱允炆造的也太多了,当然这其中有他一部分原因,但谁让朱允炆打他区区十万兵马,还每次出动五六十万的大军。

这人吃马嚼的,再厚的家底也承受不住。

不过下一刻,朱棣还是摇了摇头,这事他早就安排上了,而且也和甄武定好剧本了,这时候他若篡改剧本,甄武发现被坑后,指定背后念叨他不地道。

可朱高煦不依不饶,又拿出他磨着朱棣要天策卫时的架势,朱棣一瞧,当即都头疼了起来。

……

三日后,甄武带着陈天平等人终于来到了京城。

陈天平脸上带着雀跃,左右乱看体会着大明的繁花和热闹,而裴伯耆此刻却有些提不起精神,只因为在前一天,裴伯耆和甄武又细细的商量了一次。

这一次他不得不答应了甄武许多过分的要求,这才换的甄武承诺在见到朱棣后,帮他们进言说话,并保证大明出兵帮他们复国。

裴伯耆知道当他答应那些条件后,等到安南复国后,即便名义上依旧属于陈氏王国,可实际上的权利,大多都会转移到大明的身上,他不知道他这个决定是不是对的,一直也在忐忑的怀疑他会不会成为安南历史上的罪人。

甄武看出裴伯耆的担忧,大方的送上了安慰:“裴先生不必如此,这一路你也见到我大明的强盛,我敢保证日后安南也能如大明一般,安南子民与我大明子民亲如兄弟。”

裴伯耆听到这话,略显宽慰的点了点头。

甄武这几日倒有点欣赏这个老家伙,不仅见识不俗,忠心也值得称赞,只是可惜啊。

“裴先生,陈公子,我先带你们找个地方住下来,你们也稍先安顿一番,等到明日,我再带你们去朝堂面圣。”甄武对着裴伯耆两人说道。

两人具是道谢。

随后,甄武帮他们找了个住的地方,这才告辞离去,带着程良等人返回他家。

可是,当他刚刚到家后,便收到了一个信息。

黄中在三日前便回京了,当天去了汉王府,并且汉王当天见了杜省,下午则去了皇宫,一连三日宿在皇宫之内,不曾返回。

甄武心中顿时一咯噔。

开始琢磨起朱高煦不会还起什么幺蛾子吧。

他之前就料到黄中会提前回来报信,但这他并不担心,毕竟剧本朱棣已经写好的,他也只是按着朱棣设计好的,在配合朱棣而已,只是他现在听到朱高煦连续三天宿在皇宫,心中有些不安。

朱高煦磨朱棣的样子,他是见过的,不夸张的讲,和小六磨他的时候是一样的,缠着人脑袋疼。

甄武不由得念叨道:“朱棣不会在这事上又要掉链子吧。”

他当即想要先去皇宫打探一番,不过随后想了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今日他带陈天平等人入京,逃不过一些人的眼睛,这时候去皇宫里,若是第二日他和朱棣演起来后,难免让人怀疑他和朱棣早就商量好了。

这就不太好了。

毕竟朱棣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大明,朝堂众臣的意见都还不明,水都还没浑,朱棣这个皇帝的意见不能让人提前琢磨出来。

最终,甄武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暂且放下了此事,转头去找张玉清唠闲话去了。

……

时间匆匆,转眼间清晨又至。

这日早早的甄武便起来了,在朱玉英的伺候下,吃了饭,穿了朝服后,骑马向着皇宫而去。

他家距离皇宫不远,但当甄武到皇宫门口的时候,皇宫大门附近早就候着不少的官员等待。

不少官员看到甄武后,自动的前来打招呼,甄武一一和他们寒暄别过,然后来到了所有官员的最前方。

当到了最前方后,甄武竟然发现张玉也在。

这让甄武一喜,说实话他许久没见张玉了,而且也听闻去年冬日张玉突染恶疾,虽然救治及时,但事后身体便大不如从前,如今已经处于半隐退的状态,很少早早的来参加朝会。

“您今儿怎么也想起上朝了。”甄武过来笑呵呵的和张玉打招呼道。

张玉瞧见甄武后,老脸上也露出一抹笑意,他笑着指着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