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99-想要一个女儿(3/4)

磨着朱玉英和锦儿俩人的肚子。

他现在已经三个儿子了。

迫不及待的想要一个小棉袄啊。

要知道自从小六长大后,他好久没有体验过女儿缠着的感觉了。

于是乎,甄武每天算着朱玉英俩人怀孕多久的日子,期盼着她们早一日生产。

就这么一转眼,两个月过去了。

这一日,甄武休沐在家,陪着张玉清,朱玉英和锦儿闲聊的时候,马毅突然唤他,当他走出内宅来到前院的时候,马毅递给了他一张白帖。

甄武心中一咯噔。

谁死了?

最近没听说相熟的人家有情况啊。

甄武打开帖子一看,随后心事重重的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沐忠死了。

他那个老徒弟下线了。

甄武不由得回忆起初见沐忠时的场景,以及与沐忠相处过的一点一滴,那个有些固执,对工艺有着自己偏执要求的老人,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活到了尽头。

良久。

甄武深吸了口气,把帖子递给了马毅道:“到日子后,在咱家门外也设个路祭。”

说完,甄武转身会到自己的院中,换了衣服,让人和张玉清等人说了一声,便打算去沐忠家中走一趟。

不过,甄武临出门之际,想了想又让人去把三月叫了回来。

等到三月回来后。

甄武带着三月这才向着沐忠家走去。

沐忠是军匠,而军匠们统一都住在城北,距离皇宫最远,自然离赫赫有名的赵国公府也不近。

本来甄武以为当他到时,沐忠家附近会聚集着很多人。

可是当甄武到了后,却发现前来祭拜的人寥寥无几。

甄武心中有些难受。

这是用尽一生,帮大明研发火器的大匠啊。

死后竟落得这般凄凉。

而当甄武回顾左右,发现这边的房舍都比较破旧时,心中更有一股难明的情绪在流转,甄武深吸了一口气,把那些情绪压下后,拉着三月踏进了沐忠的家里。

沐忠的家里人一发现甄武,便打算迎过来。

甄武摆了一下手道:“一会儿再说话。”随后,甄武拉着三月上前,走到沐忠的棺材前祭拜了一番。

三月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事,眼神有些慌乱,不知所措。

甄武拍了拍三月的脑袋道:“给你师兄磕个头,送他一程。”

三月点头听话的跪了下去,磕了个头,然后在甄武的示意下,往火盆中添了一把纸钱。

而这一幕被跪在火盆前的沐忠儿子,以及那些真传弟子看到后,心中都感动差点流出眼泪来。

他们明白甄武的这个举动。

等到祭拜过后,沐忠的儿子和弟子起身,拜见甄武和三月。

甄武见他们称呼自己和三月为国公和小公爷,摆手道:“以后私下称师公和师叔就成,不必外道。”

说罢,甄武还看向沐忠最得意的徒弟子康:“你师父生前最看重你,而你的一些事情,我也有所关注,以后还需努力,至于那些民间找我献言进策的那些人,从今天起你负责起来吧,若有觉得想法不错的,便可来家中寻我。”

子康俯身应是。

甄武环顾了一下沐忠的清贫的家境,又叹了口气道:“你们要学你们师父,做个纯粹的人,至于你们的生活和名利,有我呢。”

随后,甄武拍了拍子康的肩膀,不待他们多说什么,便带着三月向外走去。

……

等到甄武回到家中后,甄武心中依旧堵得难受。

匠籍其实和军籍没多大区别,这些工匠是归工部管辖,他们需要在官府手下,去工作坊服役劳作,父终子继。

但他们一辈子却熬不成官。

沐忠若不是之前有沐英的关系,加上后来有甄武的关系,也不会在军器局谋得一个官位,而也正是这一点最让甄武心堵。

有着一身好手艺的人,却一辈子混不出来个官当。

而把持工部大小官员的全都是儒家的读书人。

真可笑。

仿佛全天下都有着一个意识,那就是不读圣贤书,不配做一个官,哪怕这些工匠自小钻研他们的手艺,掌握着不输读书人的知识和概念,可只要不是圣贤书,那就不行。

这些文官们…

甄武愤愤的锤了一拳,现在他们这些当兵的,还能掌握自己兵事的主动权,可这些文官却总是不死心的想要插一手,甚至想要架空都督府,难道真想让他们这些大头兵一样,也永远混不出头,躲在他们的身后混饭吃才行吗?

就像工部一样,让全天下的工匠,都得听从他们的命令。

岂有此理。

读书人好了不起!

甄武眸光闪动,心中做了一个决定。

不管如何,哪怕不能让这些工匠们立于朝堂之上,不能给予他们全天下敬仰的名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