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8章 正朔无小事(2/3)

成最后逃离北京前、那最后一波拷饷屠掠所波及,崇祯的老丈人、周皇后的父亲周奎,最终也是没躲过,

跟其他无数朝中重臣如首辅魏藻德一样,都被李自成直接拷打而亡。魏藻德被打得脑浆子都打出来了,周奎则是稍好一些,被打到快断气时,交代了自家秘密地窖和外宅里的藏银,然后伤重而死。

而以周奎这样的软骨头,在被迫交出家产之前,当然更早一步就先交出了崇祯托付给他的那两个儿子,所以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也都落网了。

李自成在二王落网之初,倒也没有痛下杀手,因为他当时还想着迫降吴三桂呢,还指望用这些招牌来对付其他摇摆不定的明朝旧将。

但现在连北京城都要放弃了,注定打不过多尔衮,李自成也就懒得再演了,在离开北京之前,他下达的最后一道命令,就是秘密杀害了定王和永王。

至此,崇祯才算是彻底断子绝孙了,大明朝廷再想指望拥立一个先帝的子嗣继承大统,已经成了不可能——

虽然那些胆子大的野心家,未来依然有可能利用二王并非被公然处决、生死未知这个特点,尝试打出朱三太子的旗号浑水摸鱼。但毕竟已经不可能有人拿出真的朱三太子了。

而且这一世,未来南方的大明朝廷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坤兴公主已经被郑成功张名振救回去了。而历史上的坤兴公主,则是在1646年就暴病而亡(阿九当尼姑那些都是武侠小说家言,正史记载顺治三年就死了)

所以,只要坤兴公主还活着,南方朝廷未来就多了一张指认的筹码,她可以辨认对方找来的冒牌货,究竟是不是她二弟、三弟。

哪怕对方会质疑坤兴公主是否受到了威逼,或者因为公主和她那两个王爷弟弟分离时,两位王爷都才分别只有十三岁和十二岁、未来长大形貌会有所变化、公主有可能认错。

但不管怎么说,多一个公主指认的筹码,绝对会让否定朱三太子的公信力,上升非常明显的一大截。

……

话分两头,北方李自成和多尔衮、吴三桂终于分出胜负,并且李自成逃往山西的这段时间里。

南方的朝廷,却因为暂时无法确认先帝几位子嗣的死活、是否有可能逃出来,而暂时无法确认如何拥立新君。

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但这种大事,调查确认也需要时间。

原本的历史上,小福王朱由崧也是在他堂弟崇祯死后一个多月,才被南京群臣大致确立为拥立对象,又过了半个多月,才正式登基称帝。

而如今这一世,因为蝴蝶效应,救回来了懿安皇后张嫣和坤兴公主朱娖,她们二人是正月十二脱困、正月十六才被郑成功找到,随后由张名振派船加急护送南下的。

又过了十二天,她们才走海路抵达了长江口的苏州太仓刘家港,给南方群臣带来了皇帝的具体死因、以及太子也一并誓死不屈的消息,还带来了“陛下殉国前,曾将定王永王托付外戚藏匿”的消息。

考虑到有北方来的皇亲国戚,明确说了崇祯还有两个儿子生死不明、有机会出逃,南方群臣也就比历史同期更加胆怂,不敢太快讨论拥立问题。

否则要是崇祯真有小儿子跑出来,他们这些现在急着拥立藩王的大臣,将来何以自处?若是最后还被崇祯那些小儿子翻盘复位,他们怕是要死得比拥立明代宗的于谦还惨百倍吧!

所以拥立新君的讨论,也就被硬生生多拖了大半个月。直到崇祯十七年的二月过半,才有人开始私下里提这个事儿。

在此之前,一月下旬和二月上旬的这二十天里,南京六部的官员,只是在忙于重新组阁、发文各省让各地的实权官员、将领接受南京新内阁的领导。

这种公文往还确认心迹的事情,本来也很重要,偏远地区也要个把月才能往返通知到,所以也不算闲着。

另一方面,在山东河北交界勤王救驾的朱树人,也是在崇祯死后第四天、正月十六日,才正式确认皇帝死讯、太子也被擒为人质、北京城没有救援的必要了。

朱树人便花了三天时间修整收拢部队、接应此前已经渡过黄河北上的骑兵部队重新南渡黄河,正月十九日时,朱树人集结了全部十五万勤王大军,从山东临清班师南返。

朱树人的部队按说是要全部回湖广防区的,一部分部队甚至应该回四川。但考虑到他来的时候是为了赶时间,从信阳谷道翻越了桐柏山北上,路比较难走。

回程的时候,已经没有这个必要抢时间了,他当然也可以选择好走一些的道路。

加上商丘以西的河南大部分地区,依然是被李自成占领的沦陷区,同时还都是被抢劫得赤地千里、无法因粮于敌,朱树人为了补给便利,不得不选择先沿着大运河南撤,

只有一部分驻扎信阳府的部队,交给黄得功直接走陆路去信阳。其余部队,则是走运河到扬州后,转入安、庐、九江、武昌,分别驻扎——

这么安排是绝对没毛病的,因为朱树人当初在被“湖广总督”官职之前,他的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