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587证据(3/3)

当张永明抽出那几张信纸后,徐阶、李春芳的眼睛都被吸引过去。

张永明作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朝廷最大的监察官员,自然有权利查看这样机密的东西。

小心仔细看过书信内容后,先是若有所思,随后又好像茅塞顿开似的,仿佛已经领悟到当时胡宗宪写这份信时的心情。

不过,他并没有把手里东西看过后就递给徐阶,而是又看了信件的开头和最后的留名,似乎是在辨认什么。

之后,张永明还仔细检查了信封正反两面,这才把书信连带信封一起递交徐阁老。

“徐阁老,你也看看吧,本官已经看过了。”

“好。”

徐阶伸手接过张永明递来的书信,和他类似的动作于是一边,仔细看过书信内容后,又对书信进行一番检查,连带着留名的信封也看了两眼,这才把书信递给李春芳。

整个过程中,李春芳都默不作声,只是悄悄观察着张永明和徐阶的一举一动,想要看出点什么端倪。

只是可惜,两个人看完书信后,把书信递给他时,他也没有发现丝毫异常。

接过徐阶递来的书信,李春芳仔细看过一遍,有时候还对部分段落反复看了数次,也逐渐对胡宗宪写这封信的目的有了了解。

再看最后的落款,字儿似乎没错,印章貌似也不假。

不要奇怪李春芳为什么认识胡宗宪的字,知道胡宗宪的私章,胡宗宪发达的时候,即便京城有严嵩的庇佑,可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少的。

每年向翰林院,向他们这些学士府上送上冰敬碳敬,年礼一类的,李春芳自然也没有少收过。

那些拜帖上的字迹,印章,李春芳还是有印象的。

长出一口气,虽然之前他对这封书信还有怀疑的话,到现在他似乎已经相信这封信应该就是胡宗宪所写。

当时的胡宗宪,可以说为了巴结上严家,在赵文华死掉,断掉了京城的奥援后开始不择手段联络一切和严府说得上话的人。

因为他知道,他做为江南剿倭总督,手上的权利太大,经手的钱财太多。

财帛动人心,没人会对那些财富视而不见。

如果在京城没有人护持,胡宗宪的仕途随时都可能戛然而止。

胡宗宪侵吞军饷、生活奢侈,也是不争的事实,内情其实在胡宗宪被缉拿回京后已经逐渐传出。

特别是在其心腹游击营将军王应岐在武林发动军事哗变后,浙江大大小小的军头为了撇清和胡宗宪等人的关系,已经把内情通过各种渠道交代了一些。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会直接捅到嘉靖皇帝面前,由嘉靖皇帝出面才保下他的原因。

通过在浙、直等地加派“提编”等额外税赋和请求留存两浙盐银等手段,聚敛了数额巨大的钱财。

这些钱财其中一些被用来招募营兵围剿倭寇及发放奖励中使用,还有一些钱财是用在招抚倭寇上,但大部分还是供他自己挥霍。

而不管是发放营兵的赏银还是招抚倭寇的花销,都爆出巨大的窟窿。

当然,摆到嘉靖皇帝面前,能让皇帝看到的,自然都是把这些窟窿全部转移到招抚倭寇上面去了,营兵那边的问题都被处理掉。

毕竟,到这个时候,江南沿海各省依旧是战区,不时出现倭寇袭扰。

为了不动摇军心,江南官员只能违心掩盖此事。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