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842召回高拱(2/3)

是想想,也是想不明白其中的蹊跷,于是就摇头说:“兴许是门下谁被厂卫拿住小辫子了?

至于其他的,我还真想不出来。”

听了魏广德的话,殷士谵就是皱眉,问道:“你和他不熟?”

“算不上熟悉,舒化虽然也是我老乡,可他生在浙江长在浙江,他父亲是以举人功名得了浙江东阳教谕,所以和江西这边的都不算很熟。

虽然我们老乡宴席的时候也会请他,可也就是说说场面上的话,没有深交。”

魏广德这下算是明白殷士谵找自己的原因了,他看到舒化的上奏,想到他是江西人,就以为此事是他授意的,所以跑来问问,毕竟前两天张居正才在他们面前提过这事儿。

“这种奏疏上了等于没上,我哪会让人做这种事儿。”

魏广德摇着头笑道。

“这么看来,前两天叔大的话,可能只是无心之举。”

殷士谵想想才说道,“或许下面真有人对此事议论,他也是听到消息随口一说。”

“或许吧,不用管它,陛下才不会蠢到撤回厂卫,那和瞎眼断爪的老虎还有什么区别。”

魏广德随口就说道,不过刚说到这里表情就悚然而惊,随即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怎么,善贷是想起什么来了?”

殷士谵看到魏广德表情的变化,当即不解道。

“正甫兄还记得去岁冬至祭天那日的事儿吗?”

魏广德忽然说起去年的事儿,殷士谵一时没弄明白,随即摇头。

魏广德看到殷士谵没有想起来,于是笑道:“去岁冬至郊天,闻帝咳声,推论阴阳姤复之渐,请法天养微阳,词甚切直。

不过第二天,陛下下诏却说灾眚洊至,由部院政事不修,令厂卫密察。

之后厂卫有段时间不消停,常常跑到部院查问政令,当时我们去和陛下说了,陛下也让厂卫不要干扰部院办事。

我记得当时舒化就说过,厂卫徼巡辇下,惟诘奸宄、禁盗贼耳。

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

今命之刺访,将必开罗织之门,逞机阱之术,祸贻善类,使人人重足累息,何以为治。

且厂卫非能自廉察,必属之番校。

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当时就有人附和,打算联名上奏,不过被我劝下来了,之后我们就觐见陛下的时候提了此事。

这封奏疏,估计是部院官员和番校又起了矛盾,所以假用刺探之名。”

“这件事儿,你一提我倒是想起来了。”

殷士谵笑着点点头道。

“他是刑科给事中,估计闹出矛盾的不是刑部就是大理寺。”

魏广德这会儿有些笃定的说道,“回头找人查查,看是怎么回事。”

就在这时,院子里一阵喧闹,似是有人进来,外面的阁员都在向他打招呼。

进了内阁能够有这么大排面的人可不多,除了六部尚书,也就只有宫里的几个大太监。

魏广德和殷士谵对视一眼,都是起身走到了门口往外望了一眼。

果然,一个穿着不知是飞鱼服还是蟒服的大太监已经走进了李春芳值房,因为只是背影,魏广德和殷士谵倒是都没认出来人是谁。

不过这时候,往外张望的芦布回头看见门口站着的魏广德和殷士谵,急忙就走了过来。

“刚才是谁来了?”

魏广德开口直接问道。

“是内廷腾祥腾公公,直接就进了首辅大人值房。”

芦布答道。

“知道了。”

魏广德只是和殷士谵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了然的神采,不过还有一丝不甘。

大太监来内阁,除了带皇帝的手诏基本就没其他事儿了,要是宣召某人,一般都只是随便派出一个御前太监就行,才不需要他们这些大太监出马。

果然,不多时,腾祥就从李春芳值房里走了出来,李春芳也陪着出房门,相互又行礼后,腾祥这才大步离开。

而李春芳只是看着人走远后,转身就对身旁之人吩咐两声,人就往旁边陈以勤值房方向去了。

“来了,终归还是来了。”

殷士谵开口道。

“是啊,不过这次陛下也是真够有耐心的。”

魏广德接话道。

果然,不多时就有人来通报,说首辅大人有请。

其实拟旨是小事儿,不管是李春芳还是陈以勤,都是既擅此道。

不过,李春芳还是选择召集内阁所有阁臣,其实也是给大家通个气,让人知道陛下下旨的消息。

等魏广德和殷士谵到的时候,陈以勤已经到了里面,而张居正也是先一步到达。

毕竟张居正可比他们入阁时间早,所以值房更加靠近首辅值房。

“看看吧,陛下让内阁拟旨,原职召回高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