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09章 皇家银行,李邀月的担忧(3/4)

,说不定真能取代铜币与金银,成为大乾流通的货币。

朝廷的金银铜开采量很少,远不如其余诸国,用纸币取代原先的金银与铜钱,不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携带更加方便,有利于流通,百利而无一害。

一念至此。

百官纷纷开口,恭维方修以及他“发明”的纸币。

与此同时。

还有一部分人更加好奇皇家银行的另外两个职责——储蓄和借贷。

等奉天殿内安静下来后,站了出来,行礼后问道:

“刚才方相提到,皇家银行除了印刷纸币,还可以储蓄和借贷,却不知道,如何储蓄,如何借贷?”

秦兴言看向那人,解释道:“很简单,任何人想要储蓄金银铜钱亦或者是纸币,只要将它们送到银行即可。

银行会有专人验明真假,代为保管,发放凭证,告知暗号。

只要拥有凭证,对上暗号,任何人都可以到银行取出银子。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么做岂不是多此一举,自己的银子放在府上,岂不是更安心?

本官可以告诉诸位,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银子藏在府上并不保险,尤其是对一些商贾而言,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可能丢失银子。

若是存在银行,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银行里的银子若是丢失,由银行赔付,手上的凭证若是丢失,登记的本人可以重新办理。

凭证加暗号,也保证了储银的安全,匪盗即便是获取了凭证,没有暗号,也取不出银子。

其次,将来某一天,银行会遍布大乾的每一座城市,只要你的凭证和暗号真实有效,就可以再任何一座城市取出你的银子,避免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麻烦。

最后,银子存于银行,银行每隔一年会发放利息,等于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获得收益。”

此话一出。

奉天殿内爆发出一阵热烈的议论声。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丢失包赔的话,还是放在银行里安全。”

“府上的闲银,放着也是放着,存进银行还能赚取利息,何乐而不为之!”

“话说回来……在各地建造银行可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钱粮,建成以后只是为百姓保管银子并且发放利息,有何意义?”

“是啊,按照秦部堂所说,终有一日,大乾每一座城市都有银行,若真是如此,就算把几年岁入全投进去,也是入不敷出!”

百官们议论的重点在于银行的投入与收益是否成正比。

若是投入大量的银子建造银行,到头来没有一点收益,反而不断亏损,那么建造它的意义何在?

就在百官提出疑惑的下一秒。

秦兴言开始解释“借贷”。

“至于借贷,顾名思义就是银行借款给百姓。

百姓拿到银子后,可以种地,做生意,开设工坊,铺设公路……简而言之,只要律法允许,全都可行。

这么做,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促进商贸的发展,给百姓一个机会,用银子挣更多的银子。

当然,这笔银子并非谁都能借到,本身有家底的,可以用宅邸,或是商铺,作为抵押,向银行借款,到了期限,若是还不上,抵押的东西归属银行。

除此之外,只要你借贷的理由足够充分,且有足够的信誉与实力,向银行的主事申请,由京城的总行进行核查,通过后仍旧能够借到银子。

无论借贷的理由如何,都要给银行缴纳一笔利息,农户借贷谋生,利息就低一些,商贾借贷开设作坊,利息就高一些。”

话音落下。

奉天殿内又一次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

“这不是等于将我等的闲银交给百姓?”

“听着确实可行,但总觉得不太靠谱。”

“若是银行储蓄的银子不够,我等还能取出自己的银子吗?”

能够进入奉天殿议事的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饱经风霜。

听到秦兴言的解释,立刻意识到,银行的本质,就是将存起来的闲钱借给百姓,达到流通的目的。

毫无疑问,这么做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刺激商贸,让大乾变得繁荣起来。

可是,时间久了,中间若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变故,他们就可能面临取不出银子的风险。

即便是储蓄的利息再高,取不出来也是扯澹!

因此。

一时间,众人陷入了纠结。

银行成立后,究竟要不要将银子存进去,这是一个问题!

就在他们摇摆不定的时候。

方修站了出来,环视一周,表情郑重:

“皇家银行成立后,陛下与本相会将所有的银子储存进去,作为保底!

即便有一天,银行的资金出现断裂,也是用陛下和本相的银子垫上!”

说到这,顿了顿,继续道:

“当然,只要银行经营得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