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六章 十八把古扇(2/3)

色或者深黄色的旧扇子,散发着澹澹的香气。

贾瑜展开其中一把,只见扇面上画着一丛湘妃竹,还写着一首小诗,盖着三五个印章,看起来有点年头了,但保存非常完好,没有任何的破损之处。

“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可谓是世间少有,不知阁下打算卖价几何?”

石呆子再三犹豫后,试探着问道:“三百两一把?”

三百两不算多,贾瑜拍板道:“成交,不知阁下想出售多少?”

石呆子反问道:“宁伯爷想要买几把?”

贾瑜盘算一番,自己用一把,给老文青政老爹一把,徒儿贾兰一把,林黛玉、薛宝钗、三春各一把,再留两把备用,如此看来,最起码要买一半。

“这些古扇我实在是太喜欢了,准备多买一些用以赠人,阁下若是愿意,我打算买一半,如何?”

石呆子想了想说道:“这些旧扇子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理应当做传家宝一代一代再传下去,我父亲临终前于我有言,若以后穷困潦倒,生活无以为继,可以变卖几把补贴家用,我现在都二十好几的人了,依然没娶妻生子,比起传宗接代,延续我们石家的香火,这些扇子已经不重要了,而且被您买去,也算是它们的福气,我只留两把做个念想就行,剩下的都卖给您行不?”

贾瑜笑呵呵道:“固所愿也,请阁下先挑两把出去,剩下的我都收了。”

见他盯着自己手里的扇子看,贾瑜连忙道:“对不住,这把扇子我打算送给我的聘妻,她非常喜欢湘妃竹,她院子里种的都是这种竹子,这把扇子我愿意加价两倍,请阁下成人之美。”

石呆子点点头,把所有的扇子都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仔细挑了两把,贾瑜召来一个小厮,吩咐道:“去宁安堂找晴雯姑娘,让她速取六千两银票过来。”

林如海留下来的三百三十万两银票现如今都在林黛玉那里保存着,他从账房里取了一些银票和金银放在宁安堂卧房的箱子里,钥匙由晴雯和媚人她们两个保管,以方便随时取用。

贾瑜写了两纸书契,和石呆子各自签字画押,把其中一张书契和六张千两面额的银票一起交给他,笑道:“买卖成了,阁下看一下这银票有没有假。”

石呆子把书契和银票塞进怀里,这六千两银子足够他回家置办不少家产,娶上几房妻妾了,笑呵呵道:“您是大人物,定不会欺骗额这种升斗小民,告额回去收拾收拾就离京,宁伯爷,额告辞了。”

贾琏和石呆子出去后,晴雯都着嘴巴说道:“爷,您真是不心疼,这么多银子就买了这一堆旧扇子。”

贾瑜展开画着湘妃竹的旧扇子,扇了几下,笑道:“你不懂,这些东西对我而言都是难得的宝物,别说是三百两一把,就算是五百两一把我也愿意买,用它们来送人最合适。”

晴雯撇了撇嘴,转脸回去了,贾瑜吩咐道:“兰儿,你先挑一把。”

“谢谢师父。”,贾兰道了谢,随便拿了一把,扇面上画着一只麋鹿。

贾瑜心里惦记着陈淳和刘循,亲自挑了两把扇子,叫来一个小厮,对他吩咐道:“画梅花的送给户部右侍郎府的刘公子,画青松的即刻送到河南道开封府密县,交给那里的陈县令。”

小厮捧着两把古扇出去了,媚人带着翠墨走了进来,贾瑜问道:“可是三妹妹那里有事?”

翠墨是探春另一个贴身丫鬟,一如迎春身边的绣橘和小惜春身边的彩屏。

“瑜大老爷,婢子家姑娘中午做东,让婢子来问问您有没有时间。”

贾瑜笑道:“回去跟你们家姑娘说,我中午会过去,现在不得空。”

荣国府,探春院。

探春、迎春、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小惜春、李纹、李琦和贾瑜昨天在贾玢家碰到的喜鸾和四姐儿都在。

见翠墨回来,史湘云连忙问道:“瑜哥哥他怎么说?”

翠墨答道:“瑜大老爷正在天上人间教授小兰大爷做学问,他说现在不得空,中午再过来。”

探春指着桌子中间的一盆海棠,笑道:“他现在不来最好,我们赶紧作诗吧,就写海棠,不然等他来了就没意思了,他一落笔,哪个还敢再写。”

众人欣然同意,林黛玉见薛宝钗坐在一旁,有些心不在焉,有些闷闷不乐,凑上前悄声问道:“宝丫头,你怎么啦?瑜儿昨天晚上没有去找你吗?”

香菱都着小嘴巴说道:“林姑娘,二爷昨天晚上没来呢,我们家姑娘等到半夜才睡下。”

林黛玉笑呵呵道:“是吗?等他来了我可要好好说他几句才行,你也是他的,嗯,女朋友嘛,怎么能不疼呢?”

面对林黛玉的揶揄,要是放在以前,薛宝钗肯定要回敬几句,但她现在不会这么做了,林丫头毕竟是正房太太,而自己不过是姬妾罢了,要是再像以前那样,她怕瑜儿会不高兴。

薛宝钗一声不吭,没有理会林黛玉,起身和探春她们作诗去了。

贾赦院。

“这么快就回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