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李世民哭着哭着就笑了(3/5)

应手!

显德殿里。

二人侃侃而谈,直到正午时分!

“陛下,唐数简单易学,变化多端,奥妙无穷。”

“臣等,恳请陛下,尽快普及唐数,此乃利国利民之大事也!”

国子监算学博士一开口,群臣纷纷附和!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点点头。

“传朕旨意,普及唐数!”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没几日功夫,一本本刻印成册的唐数教材,被分发到大唐各地。

这唐数教材,虽然李根没有亲自参与,可是在首页的编撰名单上。

李根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位!

………

这一日,天空突然刮起了北风。

李根知道,今年的第一场寒流,即将抵达长安城。

走到红薯地,李根蹲下身子,用力拔一株红薯秧。

嘿!

自己的小身板,竟然拽不动它。

返回学堂,李根一声令下。

身为劳动委员的尉迟宝琪,立即带领众少年郎,直奔红薯地而来。

“宝琪,拔一株红薯秧下来,看看是否可以收获了!”

尉迟宝琪,应允一声。

弯腰撅腚,双手抓住红薯叶根部,深呼吸一口,猛一用力。

整株红薯秧,被尉迟宝琪连根拔起!

呼!

呼!

呼!

众少年郎,全部眼睛瞪的溜圆。

就连刚刚赶到的孔颖达,也被彻底的震撼住了。

红薯秧根部,五六个比少年们的胳膊还粗的红薯,紧紧拥抱在一起。

魏叔玉想起,父亲曾经跟他说过的,在皇宫御花园收获红薯时的情景。

于是,魏叔玉直接往尉迟宝琪跟前走去,蹲下身子,魏叔玉便用手扒拉起来。

一个,两个,三个…

虽然个头小了许多,可是,魏叔玉扒拉出来的四个红薯,依然震惊的一干少年郎目瞪口呆。

“好,没想到,秋季这茬红薯产量能这么好,你们所有人都有功劳啊!”

听了李根的话,尉迟宝琪挠挠头本想开口。

突然想起那些东西说出来,实在是有辱斯文。

于是便及时打住!

“看这北风越来越猛,明天肯定会有霜冻,同学们,今日咱们就不上课了,大家一起抓紧收获红薯!”

“好!”

众少年郎,整齐响亮的声音,在庄园上空响起。

让已经从皇宫返回的,李渊和长乐都走了过来。

得知红薯可以收获了,李渊瞬间也是精神头倍增。

赶紧招呼庄园里的众人,全部出来下地干活。

“赵四,你赶紧去宿国公府邸一趟,告诉宿国公,长安城的红薯,今日尽可能的收获完!”

“红薯收获后,让百姓们全部存储在地窖里,切莫冻坏损伤!”

赵四答应一声,翻身上马,直奔长安城而去。

刚刚下朝回府,屁股还未坐热乎的程咬金,听到赵四的话。

一路风风火火的直奔皇宫而去。

“陛下,霜冻就要来了,殿下让赵四传话过来,今日尽力将红薯收获完毕,而且还要储存在地窖里。”

李世民激动的站起身来!

红薯啊红薯!

终于到了可以收获的季节了。

“来人,传朕口谕,让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的官差,立即通知百姓们,开始收获红薯。”

内侍总管李德禄,恭敬的领命而去。

“陛下,人不够啊,百姓们人少地多,这得收到什么时候?”

听了程咬金的话,李世民点点头。

这样简单的道理,李世民自然已经想到了。

“君羡,传尉迟恭,秦叔宝,牛进达,李靖,李勣,侯君集等诸位将军觐见!”

李君羡恭敬的领命而去!

随后,李世民又传诏了房相杜相和三省六部主政官员。

很快,御书房内,各路将领齐聚一堂!

“李靖,李勣,城东!”

“程咬金,尉迟恭,城南!”

“秦叔宝,侯君集,城北!”

“牛进达,苏定方,城西!”

李世民很快就为众大将,分配好了各自负责的方向。

之所以让程咬金和尉迟恭负责城南,自然是李世民刻意而为之的。

“诸位将军,今日都辛苦一下,朕心心念念的红薯,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不能因为天气的原因,而让红薯受到损伤,今日务必全部收获完毕!”

“臣等,谨遵陛下口谕!”

看着众位大将离开御书房,李世民端起茶杯浅饮一口。

很快,房相杜相和长孙无忌等人接踵而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