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黄河水清,圣人现世(4/8)

准备好了。

只等陛下口谕一下,黑板,便立即摆放在显德殿内。

李世民右手手持粉笔,左手拿着孔颖达留下的纸张。

这二十六个字母,昨夜李世民反复写作,如今写起来,虽然不是得心应手,最起码不是特别生硬。

群臣目瞪口呆的,看着陛下在黑板上,写下二十六个字母。

这奇怪的字母,比去年的十个唐数,可要奇形怪状的多。

“众卿,这二十六个字母,发音各不相同,当众卿学会以后,将会发现,它们是多么的其乐无穷,各有妙用!”

于是乎!

李世民将显德殿,当成了学堂。

此时的李世民宛如一代大师。

而百官,则化身为认真听讲的学生。

能踏足显德殿的,不说是智商拉满,最起码没有一位是泛泛之辈。

李世民发一声,群臣跟着发一声。

很快,二十六个字母的发音,群臣们基本都能掌握下来。

特别是房相杜相和魏征等人,学习速度尤为快速。

对此,李世民也是相当的满意。

李世民接下来,开始将这些字母如何组合成拼音,进行最简单的基本操作。

fangxuanling

“众卿,可知这些字母组合在一起,如何拼音?”

李世民环顾文武百官,满脸尽是笑意。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了,刚刚学会二十六个字母的百官们,岂能融会贯通。

“佛昂房,西屋安玄,勒应龄。”

李世民话音落地,百官们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房玄龄。

李世民逐一将百官的名讳,用拼音书写下来。

当百官基本领悟以后,又开始传授,一平二扬三声拐弯四声降之法。

此时,群臣真正领悟了拼音的妙用。

不同的声调,让文字的寓意也有了不同。

精彩的表情,挂满了每一位官员的脸上。

此拼音一旦,推广开来。

让大唐语言统一,真的不再是一句空话。

当李世民感觉到饥肠辘辘的时候,方才发现,此时俨然已经当了正午时分。

“众卿,朕已经传诏下去,不日,蓝田侯将会刻印出,拼音字母的教学书籍。”

“朕,届时布告天下,大唐十二省道,务必开始推行拼音教学法。”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原本以为,李根已经江郎才尽的长孙无忌。

没想到,他竟然又推出如此重大之举。

看着陛下龙颜大悦的表情,和百官激动的欢呼。

长孙无忌越发感到压力山大。

一个月后。

大批印制好的拼音教材书籍。

从长安城往各地运送而去。

比这些书籍先行抵达各地的,是陛下的圣旨和布告。

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府邸,武曌一脸不悦的看着父亲。

“父亲,都怪您,非要让武曌回来,这下好了,我这大师姐刚刚回到荆州。”

“师长也是的,干嘛不早将这拼音字母,传授给武曌。”

“武曌,你如此聪慧,这书籍之上还有这些字母的发音,为父相信,这些字母肯定难不倒你的。”

武士彟的称赞,让武曌很是受用。

大师姐的面子可不能丢,自学也得赶紧学啊!

接下来,让武士彟和夫人头疼的事情开始了。

武曌在长安城待了一年,竟然养成了极其严重的挑食习惯。

以前喜欢吃的食物,如今非常厌食。

更让武士彟和夫人头疼的是,没几日时间,竟然达到了,这个也不吃,那个也不吃的境界。

眼看着小丫头日益消瘦,武士彟夫妇那叫一个着急上火。

武士彟自然知道原因所在,要怪,只能怪武曌在长安城的膳食太好了。

没有办法,身为父母,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受罪吧。

武士彟夫妇决定,正元节一过,便让夫人带领武曌,返回长安城。

正元节,是大唐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

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此时的爆竹,并不是后世的鞭炮。

而是人们点燃篝火,燃烧竹节,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响。

屠苏酒,酒里面撒上花椒等佐料,代表着一种温暖和祝福。

亏欠李根甚多的李世民,第一次离开皇宫,在庄园陪李根度过了正元节前的除岁夜。

整个庄园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里。

学生们已经放假回家,待到上元节,也就是正月十五过后,方才继续授课。

既然是除岁夜,自然是要守岁的。

众人围绕着篝火,丫鬟们在红袖和添香的带领下,载歌载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