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五章 《明荷南洋条约》签订(3/4)

荡平爪哇岛。

可是答应了,也就相当于他们将停滞六年。

想到这里、两名议员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而这种时候、颇有胆气的科恩则是说道:

“甲必丹,你应该知道,这笔赔偿我们是拿不出来的,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们可以赔偿一百万两,分五年赔偿。”

“这不可能,如果伱要这么聊,那我看,我还是请黄龙将军继续封锁卡里马塔海峡,围攻巴达维亚吧。”李旦摇了摇头。

不过、他们这样的商议,也不过是试探一下双方的底线罢了。

因此、在看到了李旦的表情后,科恩一咬牙关,当即说道:“一百五十万两,分七年如何?”

“这不可能,请你不要再提出不切实际的数目了。”李旦微皱眉头。

他不喜的模样被科恩看到后,科恩只能开口道:

“如果要继续提高,那我需要和身后的两位议员商量一下才能做出决断,因此请您给出一个我们可以接受的数目。”

科恩眼巴巴的看着李旦,而李旦却不紧不慢的转头询问黄龙道:“都督,商议结束后,今夜是否能饮酒了?”

“倒是可以饮一蛊。”黄龙摸着短须轻笑,而李旦也随即笑着回头,在看到科恩的时候收起笑容,严肃道:

“二百六十万两,分期十年,每年偿还二十六万两。”

“这……请等我们商议一下。”科恩眉头一皱,随后转头和两位议员小声商量道:

“二百六十万两,分期十年,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太高了,看看能不能再低一些。”

“我也是这么认为,如果每年拿出二十六万两,那公司的运转和资金也会出现问题。”

“可以看看能不能降低到二百万两,然后一次性付清五十万,剩下的一百五十万两分为九年偿还。”

“嗯……”

三人商议了一小会儿,最后科恩试探性问道:“能否降低到二百万两,我们愿意第一年支付五十万两的赔偿,剩下的一百五十万两分为九年支付。”

“二百三十万两,五十万两今年赔付,剩余一百八十万,分九年赔偿,每年二十万两。”李旦心不在焉的拿起酒壶抿了一口。

“这……”科恩皱眉,但他也知道,拖得越久,局势就越不利,明军就要价越高。

“好!”

瞬间的思索,当即让科恩怀着沉重的心情点了点头,但是他补充道:

“我们希望能从将军阁下手中购买这样的十艘商船,并请同意我们参与贸易。”

话音落下的同时,科恩害怕李旦拒绝,因此连忙解释道:

“我们是欧罗巴在南洋地区人数最多,商船规模最大的公司,每年东西方往返的贸易额超过一百万两。”

“如果您愿意批准我们购买商船,那我们的规模将持续变大,日后购买的货物也将越来越多。”

“现在的欧罗巴急需大量的商品,只要我们的规模扩大,一定能为大明天朝带来充足的金银。”

不得不说、荷兰东印度公司能在南洋地区形成这么大的规模,在选人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不同于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等国家,一股脑的将顶尖人才留在本地,次等送往美洲,第三等送往远东。

荷兰可以说算得上是平均分配,也正因为如此,科恩的能力实际上并不差。

他能在落于下风的时候,还能站在己方和大明两方角度来思考问题,并有胆子提出这种请求,这样的一切让李旦和黄龙都对他刮目相看。

尽管科恩制定了逼迫大明开关贸易的计划,并计划失败。

但从一些角度来说,科恩这个人倒是一个大明能合作的人。

想到这里、黄龙眯了眯眼睛,随后道:

“如果我给你三十艘七千料商船,你能增加多少贸易量?”

“运送好的货物,可以增加二十万两的贸易量。”科恩连忙回答道,显然做生意已经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一艘七千料商船,三万两银子,你能出多少银子,我们就卖多少。”黄龙眯着眼睛开口,根本不担心科恩带着商船回去拆解后模仿学习。

说白了、商船和军舰不同,用料也不同。

大明新式商船和军舰,都是朱由校和工匠们,针对柚木和其他大明本土木材的特性来制造的船只。

如果没有柚木,那更换其他木头只会增加造船成本,并且船只强度不会有大明新式船只那么强。

这也是朱由校研究出来的防盗手段。

毕竟木质风帆商船和军舰,实际上与西方军舰大相径庭,只要看过船只外形和炮口,以及一些水手的操作方式,就等于盗取了一半的技术。

剩下那一半技术,只需要不断试错,就能研究制造出来。

大明只有保持不断地进取心,才能不被西夷追上。

不过、即便追上也没有用,因为以欧洲眼下的钢铁产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