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章 买扑渡(1/2)

话说“来啊”这一趟送信,可真是经受了一次超级锻炼。

让它往楚清所在的义斌府飞,本身就有些方向上的难度,回程的终点又不是它的起点。

行船中把它放飞的,回返时“来啊”大费周章地在天上盘旋,最后“小甘甘”出去找它三次,才把它从天上带回“人间”。

以至于小宝再见到他们时,发出如下感慨:

“哎呀呀,都是死脑筋吗?

不是说了晚上起雾你们就偷摸回来吗?

咋就这么胆小不敢回来?

瞧瞧给饿的哟,一见面我还以为谁家俩鸽子跑我家来了呢!”

完全不提他这几天根本没想起两只金雕的事实。因此,小宝还不知道楚元偷摸给楚清去信。

楚元倒是忐忑不安,因为金雕带回的信筒里,只有一条白纸。

这是楚清想表达不满、又不好开口的意思吧,楚元想。

“哎,你说,老大是不是生气了?”肖思宁偷摸问楚元。

“你说哪?这还用问!人把儿子交给咱们,咱就让人儿子四处遇险。”楚元没好气地说,把自责变成范围攻击。

其实绑架事件发生后,楚元他们两个心里就愧疚得不行,如今老大一个字没给回,他们就更沮丧了。

肖思宁嘟哝着说:“你那天说得对,咱就是太没眼界了,咱总把‘事儿’放在第一位,这不对,应该把人放在第一位。

咱出来不是替小宝做事儿卖力气的,宁可搞砸他的事儿也得先保护好他的安全。”

楚元叹了口气:“唉,我现在特别想啊对。你说当初他训练护卫时我咋就没跟着学呢,哪怕学上两天也比现在强啊。”

肖思宁也点头:“是,啊对以前在军营里就比一般人强,他总能抓住重点,不像咱们,一遇事就先解决事,人不比事儿重要啊?”

这不能全怪他们。

人的经历决定眼界。

现代人总说“贫穷限制了想象”,这话是有道理的。

不然看看穷人家,能说他们不给孩子读书是“短视”吗?他们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

在富人眼里,穷人家的孩子都当牲口养的,小小年纪就干活,摔了跟头,不心疼孩子腿疼不疼,而是心疼被孩子打碎的瓦罐,因为没有钱买。

同样,在家长眼里,分数比孩子的快乐重要,或者说分数是家长的快乐来源之一。

这就是“事比人重要”。

肖思宁这些人也一样,事情总比人重要,包括甘来,鸡蛋比安全重要,或者说,为了买鸡蛋,想不起安不安全。

“你说啊对怎么就比咱们周到呢?”肖思宁说。

楚元:“要不老大总说‘没文化、真可怕呢’,咱都没文化。”

肖思宁:“咱有啊,咱不但识字、还能写会算呢!”

楚元:“文化!学问知道吗?了解一下!”

(卓耀疯狂打喷嚏)

下午,抵达水牛湾渡口,这里是一处“买扑渡”。

有李虎对买扑渡的担忧,再加上楚元和肖思宁板着脸的“三不准一允许”的命令,小宝只好待在船上,哪儿也不去。

三不准:不准上岸;不准上岸;不准上岸。

一允许:允许呆在船上。

肖思宁派了几个三顺镖局的人上岸采购生活用品,其余的人都留在船上。

李虎也很赞成这个做法。上次的事情真是吓了他一跳。

他只防备着常丰镖局会出什么幺蛾子,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根本就脱出他的预料啊。

这娘俩在外面是结了多少仇人哪?唉,也是,一个女官,想想身边的麻烦也是消停不了。

五艘船都上了查验的人。

因是私家承包的渡口,查船的人数通常不多,一般来说,也就是二到五人进行检查,查过一家船队就放行一家。

但是今天奇怪,小宝的五艘船,一下子上来将近三十人。

专门查他们家。别的船都等着。

船头儿周小川给看上去像是领头的人手里塞了银钱袋子,笑问:“巡检大人辛苦,请问大人贵姓啊?”

买扑渡上的人自然没有官职,周小川称呼一句“巡检大人”,完全是按照官渡的叫法,给足这些人面子。

看来这人陌生,连船头儿都不认识他。

“我姓得贵不贵也得检查,啊,甭废话,把这些苫的盖的都掀开,啊,免得我们上手给弄坏了,啊,可不包赔!”那小头头满嘴“嗯、啊”的,仿佛多大的官似的。

钱袋子收下了,却依然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那就查呗。

周小川让大家按吩咐照做。

李虎不能同时照顾到五条船,他只跟住小宝这条船的。

按照李虎的想法,常丰的人估计会在买扑渡这样的私人渡口做手脚,比如说,查看得特别“仔细”,拖延时间。

现在已是下午,若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