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光荣(2/3)

,老看不上自家学校,往前数到改开,在京城的艺术院校当中,自家学校就是个弟弟。

而作为中戏理论和实践的源头,人艺更是如此。

朱旭慢悠悠地道:“你的表演风格,很有意思。”

“有意思?”

朱旭转过头瞧了他一眼,问道:“你知道为什么你考试那天,我们能来的都来了吗?”

“其实这点,也是我好奇的,你的风格跟人艺很投缘,比合办班出来的还更有人艺味儿。”朱旭笑了下,“就像《亮剑》,你演的魏和尚,就很人艺。”

徐容明白他的意思,合办班,指的是04年人艺和中戏的合办班,由中戏在高考统考中代为招生,中戏和人艺共同授课,毕业后定向输送至人艺。

现在再回头看看当初的决定,老傻了。

只是他仔细一琢磨老爷子的话,就品出了点不大对的味儿来,人艺的风格是现实主义,要求演员的表演,靠近活生生的真实。iquai.o

演的魏和尚,有人艺的味儿,这话怎么听着,都不像是好话,合着就是明说他那会儿要么技术早已炉火纯青,要么就是憨。

可是底儿他是不能透的,道:“我打小就看您的戏,可能影响比较大。”

朱旭没刨根问底的追问,因为他知道,他若是问了,徐容必然能够把他演的一些经典剧目的内容给大概的重演一遍。

“我听雪建说,你的真实性格不是这样?”

“氛围影响吧,说实话,像小濮那个级别的,我见过不少,但像他那么没架子的,还是头一个。”

“小濮?”朱旭哈哈笑了两声,“你可真敢叫,我看你离死不远了。”

“咱们爷俩说的话,还能给外人...”

徐容的声音渐渐落了下去,因为朱旭又拿俩大眼袋瞪他。

《窝头会馆》讲述的,是北平解放的前一年,一个名叫“窝头会馆”的小四合院里几户挣扎在社会底层人家的故事。

这是徐容见过的最正经的排练,演员全化了妆,舞台是也是演出的舞台,该有的道具、灯光,一样不落。

若非台下的观众只有他、朱旭以及导演林召华三个,跟正儿八经的演出,几乎完全没什么两样。

在内心当中,徐容不认为自身的技术比台上的何栤、濮存晰、杨力新、宋单单以及徐凡差多少,因此,观看的时候,他的心态相当放松。

这段时间,他主要是来“回炉”的,至于别的,就纯当看热闹。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短时间内,他就安安心心的当个人艺混子。

给他印象改观的是第二幕,宋单单演的田翠兰和徐凡演的金穆蓉吵架的一场戏份。

俩人翘着二郎腿,坐在台上,演苑大头的何栤站在俩人中间劝和。

经过之前的戏份,对于宋单单和徐凡的业务能力,徐容已经有了明显的判断,宋单单的水平,是要高出徐凡的。

她的戏很多。

等俩人的词到了某个点上,一直抱着胳膊,右腿翘在左腿上的徐凡,忽地站起了身,在起身的同时,她的右脚重重底踏在了舞台上,然后干净利落地转身,气鼓鼓地甩着胳膊,大步流星地回了东厢房。

“呵呵。”

徐容忽地轻笑出了声。

林召华和朱旭一左一右地坐在他两边,听到他莫名其妙的笑声,都转过了头来,诧异地瞧着他。

演出的时候,这个地方,并不是笑点。

“金穆蓉挺可爱的。”他尽量压低了声音,解释道。

“哦。”

话说完了,徐容立刻觉得不大对劲,金穆蓉是徐凡演的,他竟然会做出她很“可爱”的判断?

虽然面上他未曾表露过半点,但是在心底,他的的确确的不喜欢她。

望着场中的徐凡,他忽地生出一股极为诡异而又荒谬的感觉,台上几位主演当中业务能力要倒数的徐凡,竟然通过半个多小时的表演,掩盖了他对她本身的固有印象。

这一刻,徐容彻底明白了为什么话剧票卖的比演唱会的票还贵,还有那么多人来看了。

观众对于表演的参与感,的确是影视所无法比拟的,就像话剧同样做不到镜头、剪辑的技术运用一般。

瞧着宋单单坐在凳子上,指着金穆蓉家门框上的耶稣,咋咋呼呼地道:“想特么挨门框揳(xi)一骨头架子方我,门儿都没有!”

她说着,俩手一拍大腿,站了起来,气冲冲地走到自家屋前,指着门框上的弥勒佛,对着何栤道:“您近乎点悄悄,哎,哎,全露着呢吧这个,他那可都是骨头棱子,我们这光肚子,就顶他全身的肉了。”

“精彩!”徐容看着田翠兰一连串的行动,心中暗呼了一声。

她起身之后,抬着右手,指着自家门框,扑着身子,小碎步急走到了屋檐下,说了“您近乎点瞧瞧,哎”,等第二个“哎”字落下,已经转过身面对观众席。

而在“他那可都是骨头棱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