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回 大决战之所向披靡(2/3)

话的?”夏允彝在旁边问道。

老者眼睛里露出了惊恐的神色。不暗的望了众人,好半响才说道:“前些日子,我们乡里的地保说的,他说这里马上要来一支军队。还说这支军队地大将叫什么谷什么东的,他长的有三丈高,有两个头,六只手,象个恶魔一样,每餐要吃上十个活人,他手下的那些士兵也每餐要吃上一个活人。我们那些乡亲都跑光了,剩下的都是我们这些老弱了。只能在这里等死了。”

“快送老人家出去,给他弄点吃的。”谷振东的脸色更加冰冷了,大帐内地温度仿佛也降了几度,那夏允彝也不安的裹了一下衣服,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谷振东地可怕之处,也难怪南京官场上,上朝的时候。无人敢站在他三尺周围。

“大帅。”傅以渐也是心里不安,没想到接个老头子一问,居然问出了如此大的秘密,而这件事情显然落到谷振东身上。

“哎,都是本将杀戮过多,累及三军啊!”没想到谷振东却没有生气,反而把责任推到自己的身上。夏允彝见自己的一番话惹出了如此多事情,当下也不敢做声了。

“大帅。下官以为陛下在千里之外必然早就算到今日之局面,否则也不可能让将军取代了刘启将军,主持山东大局,刘启将军胜在稳,而稳却不能很快的平定山东,要知道如今我军多路做战。每日所耗费的钱粮无数,饶是我大唐富裕,恐怕也很难支撑,所以陛下要地是快,如今山东局势,需要的就是快刀斩乱麻。眼前的这些谣言,必然是山东的清廷探子、各地的豪强与土匪所围,他们所要求的就是让我军陷入山东的泥潭中,好让我军知难而退,等到我军粮草不济。陛下班师之时的时候。多尔衮也好有余力派兵来接收山东,等到来年陛下再次北伐地时候。山东局势以稳,我军再次来的时候,恐怕要费一番手脚了。”总兵闫应元见谷振东言语间有些伤心之意,连忙解释道。

谷振东闻言点了点头,但又摇了摇头道:“虽然如此,可如今山东百姓见到我军皆绕道而走,失去了山东百姓的支持,这山东的匪患何时能够解除,我大军如何才能进入直隶?”

“将军,敌人施之以惧,那将军何不施之以利呢!”夏允彝失笑道:“既然对方以我军的残暴为借口,那么我等就要做出军民团结的样子,山东百姓不是没吃地吗?那我军就给他们吃的,每到一地,就开仓赈粮,分发与当地的百姓,这样一来,既可以打破对方的奸计,而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我大唐争取山东的民心,何乐而不为呢?”

“夏大人,山东数年没有官府存在,或者说有官府的存在,但是恐怕官府的粮仓里恐怕也没有多少的余粮了吧!难道还要我军动用军粮吗?据下官所知,虽然我军从南洋运来了大量的粮草,但是陛下曾有言,北方数年干旱,那里的百姓把那里能吃地都吃了那些粮食可是留着放赈地,如果我们因为山东一地,而浪费军粮,日后如何是好,听说罗振川两位将军已经打到陕西去了,这些粮食好象是优先供应那里的。”闫应元又说出了一个事实。

“其实事情也不是不能解决地,只不过恐怕大帅又要背上坏名声了。”傅以渐忽然说道。

“有什么解决方法?”谷振东是债多不怕压死,反正自己的名声已经够臭的了,在安南、在扶桑、在关外,自己所到之处,哪里不是赤地千里,死伤无数,罪名多的连御使台都不用去查找罪证了,随手抓上一把,都是可以要上自己性命的。

“将军,虽然我军粮食紧张,虽然那些百姓没有多余的粮食,但是在山东地面其实却有着无数的粮食,只不过不容易取的到而已。”傅以渐神秘的说道。

“哪里有粮食?”谷振东冰脸出现一丝潮红。

“地主豪强。”傅以渐自己就是山东人,当然知道山东的一些情况了,他自己就是个贫农,对自家周围的地主豪强家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每年灾荒时节的时候,那些地主家仍然是大鱼大肉,这年头,地主家都没有余粮,说的谁信啊!

“好!就按傅大人说的办!大军每到一地,就打土豪分田地,粮食一半留做军用,另一半就分发给当地的百姓,烧毁田契,对于欢迎我军、在当地是善人的地主,我等可以网开一面,按照我朝规定办事,如果坚决抵抗的,又为富不仁的,收缴所有归朝廷所有,土地按照人头从新发放。本将军就不相信这些百姓还帮着他们。”谷振东大喜。对于他来说,只要完成了李无庸交代的任务就行了,看看我占领了山东,又为我朝得到了山东的民心,至于会不会因为如此而得到朝廷御使们的参奏,那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了,他相信李无庸会帮他解决的。

不过谢升打死也不敢相信谷振东居然如此作为,各地的地主富人可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象这个年代,有多少个地主是有好心肠的,在灾荒季节去解救那些平民的,有多少人在灾荒季节去减免租子的,有多少个地主没有欺压过当地百姓的。那么多的地主豪强就是因为圣人之后的一句话而葬送了自己。

其实也不得不说孔胤植的这套方法狠毒,在历史上有多少人赶这样做的,在整个山东,地主的数量何止有数千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