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决战 (十九)(2/3)

”如果说魏承谟刚才的话还起了一定的作用,如今这句话却把他的书生本性暴露的无疑,且不说多尔衮能不能在李无庸攻克北京前赶回来,就算他赶回来了。那他身后的刘启所率领地可是十几万大军了,到时候把偌大的一个北京城一围,弄不好还让别人包了饺子了,书生啊!到底是嘴皮子厉害,但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还是犯了纸上谈兵的错误。

不待大玉儿反驳,代善猛的使出全身的力气。举起拐杖朝跪在地上的魏承谟打了过去,大骂道:“虽然你是我们满人地奴才。但到底是汉人出身,想那摄政王离这里恐怕有十天的路程,等他回来,恐怕我们这些老骨头,都被李无庸拖到菜市口给烧了。太后,此人陷我大清于水火之中,奴才以为该杀。”

“阿玛。孩儿以为魏大人说地没错,只是少了一点。”年轻的岳托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太后,在京师里不光有一万的步军,还有许多的满人,而各王公大臣家里还有如果的家丁奴仆什么的,他们组织起来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奴才以前在盛京地时候,太后也曾把各家的奴才和家丁组织起来。应付唐军大将谷振东的,今日何不以同样的方式来对付李无庸呢?更何况同样是城池,北京城的防御可是比盛京要强的多,当年在前明的时候,要不是那些太监叛变,李自成也不可能有那么容易就进了北京城。奴才以为。依靠北京城,然后招回摄政王,或者招回在锦州的预亲王。”

大玉儿闻言,脸上一喜,顿时露出了笑容,她虽然是个女人,但是她地性格却是男儿的性格,性格好强的她在皇太极死后,为了她儿子争夺皇位上就能体现的出来,她是不允许自己临阵脱逃。哪怕就是死也不怕。但是前提是她要收拢北京城里这些老老少少的心。没有他们,自己也许真的要逃跑了。她甘心吗?科尔沁草原上地花朵是不会甘心的。而少年岳托的话就给予了他足够的理由,只要能支撑到多尔衮回师的那一刻,京师的安危也就定了下来。

“诸位臣工以为如何?难道你们就愿意这样被别人赶着满山跑吗?难道你们就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吗?难道你们就看着太祖太宗皇帝数十年的心愿就这样在你们手上被葬送吗?回答我!”大玉儿的声音越来越高了。“我,博尔济吉特氏,从明日起,将亲自披挂上阵,哪怕明日城楼上就剩下我一个人,也要让李无庸看看我大清还是有人不怕他的铁骑地。而你们,想要逃跑地,以后在外面就不要说是我满人的子孙了,太祖皇帝在天之灵是不会承认你们这些贪生怕死之徒。”

“太后,奴才愿意跟随您上阵杀敌。”岳托地眼睛里闪烁的是坚定的目光。

“好,不愧是流着太祖血脉的人,魏承谟是个文人,不能上阵杀敌,从今日起,你就做个九门提督吧!”大玉儿大喜,当下就给少年岳托封了官。而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要上城杀敌,代善与济尔哈朗见状,也摇了摇头,他们知道事情是改变不过来的,眼前的这个女人是太厉害了,可是你厉害有李无庸厉害吗?多尔衮回来了京师是稳住了,但是别忘了在多尔衮的后面可是跟着十几万的唐朝大军,李无庸要真的那么好对付的话,也许早就死在崇祯的手上了,还会有今天的风光。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大玉儿如今说到这个份上了,你能反抗吗?那你就等着被削去玉牒吧!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赶出家门。代善和济尔哈朗都不能承担这个责任,于是苦果也只能放到心里去,只希望那个时候还能保全自己的宗庙吧!两位老人在交完家中的家丁后,互相搀扶着颤巍巍的走出了皇宫。大玉儿一面加强对北京的防御,一面派人招回与刘启对峙的多尔衮。

而事实上,在占领大沽口后,李无庸的动作还是很小的,只是舍弃了舰艇前进,而是登陆后,改在了陆上前进,一面派人撤了海河的炮台,把它装到了自己的大军中,虽然不如自己的大将军大炮来的方便,但是有总胜于无吧!更何况在进攻天津、通州已经北京的时候,这些大炮可是要起上很重要的作用的。

“陛下,我们在这里可是待了好几天了,每天到天津城下去放上几炮,多没劲啊!”敢这样在李无庸面前说话肯定是浑人,实际上也是这样,眼前的这个人叫做刘大个儿,他本来是天津天王庙人,从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只可惜的是清军来了之后,乡亲的田都被圈了,他也失去了吃百家饭的机会了。不过幸好李无庸的大军来了,这个一餐能吃十个人量的家伙也因为力大无穷被李无庸看中,做了自己的亲兵,整天的拿着一个大狼牙棒站在大帐门口,后来李无庸看他确实没事做,就让他带着一批人到天津城下去放上几炮,一开始倒是很开心的,但是两天过后也就不耐烦了。

“陛下,臣听说前几天前锋营的几个兄弟说刚打下大沽口的第二天,那胡人的京城乱的,不知道象什么,有的人纷纷出逃,可是都被一个女将给拦住了,有的人说那个女的长的可水灵了,好象是清朝的什么后来的。”刘大个儿摸了摸脑袋,显然是忘记什么了。

“是太后。”李无庸微笑道。浑人也有浑人的好处,他没有心机,你也不必和他耍什么心机,只要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忠心。三国时候的张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