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十七回 枭雄与色鬼 (一)(2/2)

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关城平面呈方形,周长四公里,高十四公尺,厚七公尺。有城门四座,东门最为壮观,名镇东,上悬“天下第一关”匾额,西门名迎恩,南门名望佯,北门名威远,各门上都筑城楼,城中心建钟鼓楼,城外有护城河。在东西城门之外,还各建一个小城圈,俗称罗城或瓮城。

山海关东门保存十分完整,矗立在城门上的城楼,分上下两层,高达1米,为歇山重檐顶。北、东、南三面开有68上红板箭窗,平时关闭,用时开启。城楼上悬挂的横匾——“天下第一关”,字迹雄浑有力,为明朝书法家、山海关人肖显所书。登楼远眺,南望长城伸入大海,北望长城沿燕山山脊蜿蜒而上,正如古人所云的“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山海关长城的入海处——老龙头昂首屹立在渤海的波涛之上。登上“澄海楼”,北望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起伏在崇山峻岭之中;南望渤海,波澜壮阔,水天相接,令人有天开海岳雄襟万里之感。老龙头在山海关城南8里处,也就是长城的尾点。明万历年间,戚继光在这里修筑了高丈的入海石城。虽然后来古城坍塌,但是李无庸这个时候仍然能在远处隐约可见。

山海关是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同样是明朝抵御清军的最后防御线。坚固的城池,高高的城墙,无数的火炮,以及十几万关宁精锐,让皇太极寝食不安。

“主公,看洪承畴来接我们了。”

[奉献]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