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回 夺兵权(2/3)

。卢照辞执着徐世绩的请功报告,递给旁边的众人。这个时候,卢照辞身边的智囊团可不是当初的小鱼三两只,天策府的谋士集团被他一网打尽,一个不落,这些人虽然很是忠心。但是更怕太子和齐王党羽的报复,又有长孙无忌投靠在先,卢照辞又亲自上门劝说,一时间许敬宗、高士廉等等都归附在汉王府麾下,重新组成了学士团体。

“殿下算计无双,如同再世诸葛,徐世绩此招乃是仿照殿下,算不的什么厉害,再厉害的莫过于殿下。”许敬宗不待众人回答,就抢先回答道。一出口就尽是阿谀之词。本来这些人都是文士。讲究的是儒家的风骨。秦王刚刚离世。就被卢照辞招入麾下。这心态还没有调整过来,此刻听说徐世绩算计了李道宗。使得李氏宗亲中最为厉害的两人都失去了兵权,心中对这个徐世绩很是不满。但是此玄一见许敬宗如此模样,心中更是气愤非常,这位流氓才子过真是无耻,连这种话都说了出来。

卢照辞扫了众人一言,就将众人脸上的表情一一收入眼中,虽然心中也是不快,但是却没有说上什么。当下笑道:“孤不过能想出一些小计来,但是若是论治理国家,安抚百姓,非诸位不可。”

高士廉等人闻言,脸色这才好了不少。到底是文人。给他们戴上一顶高帽子,就算不会为你办事。但是态度却是好了不少。

“殿下,陛下去年曾下令今年八月十开科举,为国选才,如今这长安城中,士子云集。不知道这科举是否还要进行。”孔颖达忽然问道。众学士闻言也纷纷望着卢照辞;静静的等待着卢照辞的回答。

“耍,要,这自然是要的。”卢照辞脸上微动,道:“自从前隋文皇帝到如今,科举考试确实为朝廷选取了不少的人才,当今陛下高瞻远瞩,才会要求在武德四年八月十日开科举士,收天下杰出人才为己用。孤虽不才,但是也不敢违背陛下的心思。科举考试自然是要举行的。

不知道诸卿以为如何?。

“殿下英明 不过,这科举考试。先要选一位主考官,不知道殿下可有人选?”孔颖达脸上露出一丝希翼的光芒来。这是大唐建立以来。第一次科举考试,虽然众人对科举并不是很热衷,但是也知道,随着时间的展,科举考试还会进行下去的。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权力极大。这种好事可不能落到其他人手上去了。

“嗯,孔博士说的极是。”卢照辞点了点头,思索了片玄,又说道:“在座的诸位各个都是文坛巨擎,按说做一任主考官也是可以的,但是若是让诸位哪一位做了主考官。恐怕有一人会找孤拼命哦”。

“何人如此大胆,敢来危险殿下?”崔仁师不满的说道。他对这个主考官也是羡慕已久,这可是让崔氏子弟进入朝堂的好机会啊!和他打着一样主意的并不在少数,一听的卢照辞好像不准备在在坐的众人中选取一人当主考官,脸上都露出一丝失望来,更是对卢照辞心中的那个人选十分的好奇。

“萧禹”。卢照辞口中吐出两个字来。

一干学士闻言纷纷住了嘴巴。这个老夫子如今是礼部尚书,开口祖,闭口祖刮,开口说市的,闭口说礼的,让人十分的难缠。他不但是江左世家大族出声,更为重要的是,他身份尊贵,还是前隋的国舅。深受士人敬重的,就是孔颖达等人见到他都得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整个朝廷之中,恐怕确实只有他才有这个资格当选席主考

的。

“殿下,这主考官定下后,还有两名副主考呢!”奉文本扫了同僚一眼,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来。那众人闻言,脸上又露出一丝喜色来,这正主考落不到自己手上来,这副主考之位可得落入自己手中来。一时间都望着卢照辞,等待卢照辞的命令。

“听说孔先生编订了《五经正义》,排除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于众学中择优而定一尊。广采以备博览,从而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各种纷争。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兼容百氏,融合南北。将西汉以来的经学成果尽行保存。使前师之说不致泯灭,后代学者有所钻仰。从今日起,我大唐就以这个,《五经正义》为经学标准解释。这第一副主考,就由孔先生来担任,诸位可有什么意见?”卢照辞想了想,望了众人一眼。

众人闻言,思索了好半响,才无奈的点了点头。古人成名,莫过于

弈旬书晒细凹曰迅姗不一样的体蛤止州、立身、立言。文人讲究的就是立言。孔颖达就是做野世点。立言。故而能名扬天下,众人虽然不服气,但是也得不承认,他确实有这个资格来担任副主考。

“这第二副主考嘛,就让本先生来担任吧!举先生为了孤,立下了不少功劳。这点就当做奖赏吧!”卢照辞并没有说明原因,就将第二副主考的个置留给了举文本。众学士虽然不甘,但是一听到是卢照辞奖赏本文本的功劳的,也不就不再说话了。只有崔仁师脸上露出一丝怨愤来。说到立下功劳,他自认为不比本文本这个外来人差上多少,可是为什么卢照辞让奉文本这个寒族书生当副主考呢?他很是愤怒,但是却又不敢当着卢照辞面前火。只得将怒火埋在心中,他誓若是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