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二回 薛仁贵(2/3)


此刻听的卢承烈如此夸赞,忍不住点了点头。

“虽然有些瑕疵,但是若是加以琢磨一番,倒是一个人才卢照辞扫了卢承祖一眼,点了点头,道:“有些事情是不是一个将军考虑的问题,不过,此人深受大将军熏陶,有此见识也是不凡的,去把他喊来,联想听听他的见解言语之中却是没有反驳哪位皇子的观点,也没有赞成哪位皇子的观点,只是拉着两个小家伙,朝一边的偏院走去,李靖赶紧朝一边的卫士点了点头,自己也跟了上去。

“末将见过陛下,陛下万岁半响之后,就见一个年轻人双目炯炯有神,面有激动之色,拜在卢照辞数丈之前,正是历史中大名鼎鼎的薛仁贵,凭借这手中的方天画戟平定高句丽的牛叉人物。

“当初汉武帝第一次见到卫青的时候。就对卫青说道,你双目炯炯有神,是个有福之人,后来他封狼居胥,做了大将军、大司马;当年联第一次见到大将军的时候,说大将军眼神虎虎生威,日后必定是位极人臣,如今大将军已经封为郡王了;薛仁贵,联今日见到你,就如同当年见到大将军一样。”卢照辞望着眼前的名将,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若非自己开办了武学,或许这位名将还要在十几年之后,甚至几十年之后,才会出现在大唐军队的高层之中。名将虽然是经过无数次战火洗礼之后才能出现的,但是有的人就是天生的将种,历史中的卫青、霍去病是如此,眼前的李靖和薛仁贵也是如此。

“末将不敢当陛下如此夸赞薛仁贵又惊又喜,他是第一见到卢照辞,却没有想到能到当今陛下如此夸赞的。恐怕能得当今天子如此夸赞的人,全天下也是屈指可数的。可以说这也许是薛仁贵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了。

“薛仁贵,你刚才所说的话,联和大将军在外面都听见了,你虽然职个并不是宣德殿中人,但是位卑不敢忘国,你的这种精神是好的,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不过联在这里还想问问你,你今日所说的 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大将军在平日里耳濡目染的啊!”卢照辞笑呵呵的望了李靖一眼,然后方望着薛仁贵问道。

“是末将胡思乱想的,大将军虽然是臣的老师,但是也只是传授兵法韬略,十八般武艺而已。”薛仁贵面色一变,赶紧说道。

“你这家伙,看你这模样,难道以为联是在怀疑大将军不成?。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联与大将军情同兄弟,大将军就是联的兄长,两人征战疆场,出生入死,难道因为这点小事,联就处罚了大将军不成?联只是看看你到底是学会了大将军几成本事。如今看来,你与大将军还差的远呢”。

“父皇龙威布于四方,天下人莫不心惊胆战,薛礼将军初次见父皇,心情紧张也是可以原谅的。儿臣倒认为薛礼将军有赤子之心,难能可贵。”这个时候,在一边的卢承烈忽然出言说道。

“对,儿臣看薛礼将军相貌忠厚老实,更是大将军之徒,虽然出身寒微,但是认真算起来,也是儿臣的师兄呢!还请父皇休要责怪这个时候,太子卢承祖也开始说话了。只是说出来的话,让众人皱了一下眉头。怎么说的是如此的不中听呢!

“殿下,这个学薛礼可不是出身寒微之人,他的祖上乃是前朝名将薛安都,其家族在河东也是有郡望的,只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就衰落了而已在一边的李靖笑呵呵的解释道。脸上却没有任何的不悦之色来。

“呵呵,什么世家不世家的,只要有才能,都能做大将军。”卢照辞微微皱了皱眉头,摇了摇头道:“联开办武学,让大将军等将军、文臣前来当博士,就是为了让那些没有机会接触高等领军知识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将军,让他们接受知识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一个军人如果只懂得上阵杀敌,连简单的书写都不会,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这种军人是不能征战一方,成为一个合格的统帅的。薛仁贵,联看你在武学

小是学不到什么东西来。从明日起,你就到旁边的书院刁儿三每三天去大将军府住上一个晚上,听候大将军调遣,其他时间,都给书院中夫子们学习吧”。

“啊”。众人面色一动,惊讶的望着卢照辞。显然没有弄明白薛仁贵这么一个军事奇才,不多学学兵法韬略,却让他去学习那些儒家经典,简直是有点本末到置的意思,只是下命令的乃是当今天子,就算有人有异议,也不敢提出来,只有李靖双目中露出一丝惊讶来,但是很快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心中更是大吃一惊了,默默的朝卢照辞望了一眼,有朝跪在地上的薛仁贵望了一眼,双目中露出一丝欣慰之色来。

“臣遵旨薛仁贵闻言脸上连一丝惊讶都没有,点了点头大声说道。

“陛下,臣以为这个可以作为一个规矩,同行全军,让全军中郎将以上的官员都必须做到,让武学中所有将士在武学毕业之前,必须有一年的时间都在终南书院中度过,以后每届武学学子一半的时间都必须在终南书院中度过,至于毕业时间可以稍作延长。”这个时候,李靖忽然说道。

“大将军也以为有这个必要?”卢照辞双目一凝,惊讶的望着李靖。自己事情自己知道。如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