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七回 崔仁师的毒计(2/3)

“陛下。臣不愿意呆在朝廷内。”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马周拒绝了。拒绝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看的出来,卢照辞所说的话是出自自己的内心。

但是马周偏偏拒绝了。卢照辞惊讶的望着这位历史上的名臣,笑道:“你为什么拒绝?你想做什么?你要知道,这个宣德殿行走的差事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的。”

“臣想去江南。”马周毫无犹豫的说道:“这些天来,臣深刻的感受到处理朝政的生疏,臣年轻,经验不够丰富,对民间了解甚浅,想宣德殿所处理的都是关系百姓生死,国家利益的大事,臣还不够格。所以臣想去江南,了解民间疾苦。还请陛下允许。”

“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你想的不错。”卢照辞思考了片刻。点了点头道:“你去江南也好,对你以后有好处。联答应你。待粮价稳定之后,你去做江淮转运使。”

“江淮转运使?”马周闻言面色一喜,赶紧拜倒:“臣谢陛下。”

江南转运使主要是正对江南钱粮盐等周转至京师而设立的官职。手中的权力甚大,非一般的大臣能做到的。卢照辞命令马周做江淮转运使显然是因为最近关东诸世家对两京粮价的操纵而做出的决策,马周正是执行这道命令的最佳人选。以数林学士、宣德殿行走的身份出镇地方,正好可以镇住关东世家们。而马周也能因此得到很好的锻炼。既,然卢照辞有意让他入主宣德殿。他本身的一切远在本文本和长孙无忌之下,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才能使马周真正的成长起来,最后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来。所以马周也是乐见其成的。

“好了,你先去将军中之事搞定了再说。”卢照辞摆了摆手,道:“尽快启程去江淮,关东世家这次恐怕是等不及了,联需要有人坐镇江淮之间。”

“臣遵旨。”马周隐隐约约的知道卢照辞如此着急是所谓何事。显然是两京粮价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地步了。胜了,自然是朝廷得利。但是一旦要是失败了,朝廷的实力就会大损,更为重要的是就会引起朝中局势的不稳。朝廷中的所有大计都将受到影响,大将军李靖也就不可能明年出塞了。

且不说在宣室内,卢照辞对马周给予厚望,且说那崔仁师急急忙忙的赶回崔府之后,也不理睬崔宏道的惊讶,又沐浴了一番,换上一声干爽的衣服,这才到了前厅。

“发生了何事?居然让你如此惊慌?”崔宏道惊讶的问道。

“陛下已经任命我为翰林学士、宣德殿行走。”崔仁师坐了下来,深深的叹了口气,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来。说道:“前不久,长孙无忌弄了一个。精简各部分官员的提议来,而且实施了,这下好了,如今又多了两个。官职,翰林学士、宣德殿行走。嘿嘿,叔父,你知道吗?这个官职除掉我之外,还有一个人得到了。”

“何人?”崔宏道惊讶的问道。

“马周。”崔仁师双目中闪烁着莫名之色来。淡淡的说道:“如此年轻的一个人,让我想到举文本,当年的奉文本也是那个模样,出来辅佐陛下的。刚才在宣室内见到他的时候,身形挺拔。脸上总是流露着谦和之色,神情也是极为恭敬。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奉文本。难怪陛下如此信任此人,一开口。就将一个白衣门客出身的人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提拔到了翰林学士、宣德殿行走的位置,与我相同。可以说,若不是此人年轻,镇压不住场合。恐怕此人这个时候就成了第二个举文本,入宣德殿做了大学士了。”

“此人就是日后的本文本。”崔宏道闻言叹了口气道:“这是不容改变的事实。陛下有识人之明,这是朝野都知道的。他贸然提拔一个门客。作为宣德殿大学士的人选,说明此人不但有能耐,更为重要的是,陛下已经看中此人了。此人日后就是宣德殿大学士,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眼前做这个宣德殿行走的位置,嘿嘿,这其中的玄妙可就大发了。是上也不能上。下也不能下。陛下真是用心良苦啊!”

“叔父说的极是。”崔仁师点了点头。道:“今日陛下所说的话。可是将小侄给吓住了小侄总感觉陛下这言语之中有另外的意思啊!”说着又将卢照辞在大殿内所说的话说了一遍,听的

“陛下这恐怕是知道我们关东世家的一些事情了崔宏道深深的叹了口气道:“郑仁基所言甚是,陛下恐怕早就盯上两京的粮价了。哎,这下好了。陛下总算有了借口出手了。这当如何是好?。

“叔父说的不错崔仁师也点了点头道:“陛下做事喜欢预先布置。在关键的时候,只要时机成熟,就会突然发动,一击而毙命。当初所做的一切恐怕都是为了粮价而来的。我被关入大牢的时候,被录夺了所有爵位,而宫中又传来要废太子的消息,所以你们就心神大乱,所有的目光都看着宣德殿大学士那张位置。对于其他的都是失去了计较。这才给了陛下机会

“如今挽救不知道可还来的急?”崔宏道站起身来,紧张的说道。

“已经来不及了崔仁师摇头苦笑道:”长安城内的粮食已经散出了大半,恐怕陛下连太仓都已经搬出来了,岂会让我们得逞。而这里到底是长安,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