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14章 扶贫车间(2/4)

一个过程,第一批临时工的名额不会太多,只有200个。

希望你能帮忙把关,把名额分给那些真正的贫困户手里。

当然了,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干活的临时工,不是大爷。”

开玩笑,安检门的成本很低,送到国外至少能卖数千美元,2毛钱的劳务报酬一点都不高。

如果不是大部分利润得交给轧钢厂,李东来怕是该害怕被工人吊在电线杆上了。

黑心资本家,做不得啊!

事实上,李东来也觉得报酬有点少,想着把单价提高一些。

不过考虑到那样会太显眼了。

临时工的工资比正式工都高,会有人说三到四的。

无论在哪里年代,都有那种见不得别人过得好的人。

他们不愿意通过劳动改变自己的生活,反而嫉妒别人的日子过得比他家好,经常作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李东来之所以通过街道办来招人,也有堵住那些人嘴巴的意思,另外,又有谁比街道办更了解辖区内住户的真正情况呢!

王主任在得到李东来的回答后,心中忍不住兴奋起来。

四十二块钱已经不少了,足够一个拥有七八口人的家庭一个月的生活。

如果能赚到四十二块钱,那么就足以脱贫,两百个名额,就意味着两百个家庭能够过上好日子,四合院街道办今年的脱贫任务就能够超额完成。

对于李东来的那些要求,她自然是慌忙不迭的点头答应:“李主任,你放心,我一定严格把关,绝对不会让那些滥竽充数的懒蛋混进去。”

在京城里,不只是四合院街区有贫困户。

人家李东来能把临时工的事情交给她,那是出于对她的信任,是在帮她的忙,她自然得不愧对这份信任。

王主任作为一个工作了几十年的老主任,在这一点上还是拿捏得很清楚的。

这时候,已经将近正午时分了,李东来起身准备回去。

王主任看了一下时间,笑着对李东来说:“李主任,中午咱们街道办的食堂里做白面馒头,猪肉渣炒大白菜,都是一顶一的好菜,你吃过饭再走吧?”

李东来摆了摆手:“不用了,我还得回厂里面忙活车间的事情,招人的事情就麻烦你了。”

王主任点头:“您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

李东来回到家草草的吃了一口饭,便回来了轧钢厂。

此时杨厂长已经开完了会议,没有任何意外,在会议上,领导们全票通过了成立新车间的决议。

考虑到新车间的工人都是贫困户,在李东来的建议下,车间被命名为扶贫车间。

见到李东来,杨厂长打电话把后勤处处长曲顺良喊了过来:“老曲啊,扶贫车间的事情,就按照咱们大会上商量出来方案执行,你现在带着李主任去参观场地,并且对李主任提出的要求,要全力满足。

扶贫车间不但关系到赚外汇,还能帮助数百贫困家庭,我们必须得尽快建成。”

曲顺良是老后勤处处长了。

在李怀德时代,他就是杨厂长的铁杆,对于这件事自然不会推辞。

“厂长,您就放心吧,有我老曲在,谁要是敢拖后腿,我就收拾他!”

扶贫车间位于轧钢厂的东北角,和轧钢厂医院很近,步行需要二十分钟,骑自行车的话也就是十分钟的路程。

这里原本是后勤处的物资仓库,车间内足有两千多平方。

李东来和曲顺良来到车间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工人在忙着清理堆积的物品。

看到曲顺良跟李东来过来,一位身穿中山装的年轻人跑了过来:“处长,李主任,清理工作今天就能完成,我已经联系好了改造的施工队,明天就能进厂,由于制造安检门并不需要重型设备,改造预计只用花费三天时间。”

曲顺良点点头:“小周啊,扶贫车间现在是咱们厂里的重点项目,你们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说着,他扭过头看向李东来:“李主任,这位是车间改造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后勤处建造科的周峰同志,你别看周峰年纪不大,其实是已经负责过好几个车间项目的老将了。新车间的改造工作,就是小周的手笔。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同小周提。”

李东来伸出手同周峰握了一下,笑着说道:“小周同志,你对于改造车间有经验,常规的问题,我就不用提了。

不过,我希望能够在车间里增加一些风扇,现在的天正热,车间内空气不流通,更加的憋气,如果没有风扇降温,工人们怎么干活?”

周峰闻言愣了一下,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