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48章 他比谁都能藏(2/3)

可正因为他姓李,他断不该去与古月弄什么里应外合,若再拉扯上西凉,更是错上加错。

古往今来,想借别人的手来坐龙椅的,全没有好下场!

不止自己满盘皆输,连祖宗基业都得被葬送在里头!”

圣上道:“那依皇叔之见,眼下如何抉择?”

“我这两天一直在听、也在想,各种论调皆有他道理,”平亲王说得很实在,“圣上的想法应该也与我一致。”

如果错得站不住脚,直接就驳斥了,根本不配拿出来讨论。

就像他先前听了一嘴的李邵说的什么“把李嵘挂城墙上去”这种只为泄愤的话。

能被反复讨论的,自然是存在利弊之处可以商榷。

平亲王思考了一阵,一面斟酌,一面分析。

“李渡行事很少有高调之举,哪怕是贼袭宝平镇、火烧定国寺,他也把自己隐藏得很好,更不用说他与董妃娘娘之间的恩恩怨怨。”

“他的警觉性很高,越防着他,他越收紧。”

“当年又不是没有细查过?不都是证据不足吗?最后先帝处罚也只罚了李浚与李汨,李渡全身而退,毫发无损,这也算是一种本事了。”

“我们要还密不透风地找他、抓他,我敢说,他比谁都能藏。”

“这么看着,还是应该让各处政务一切如常、按部就班,不能为了他李渡就荒了正事。”

“同时,也要提高警惕,我们不主动大张旗鼓地找他,但要防着他突施冷箭。”

“这一点上,我倒是赞同徐简的意见,引蛇出洞。”

“不是说真把京城露出来给李渡当目标,而是适当给李渡留出一些转身之地,他动起来了,水面有波纹了,他在哪儿也就曝露出来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都建立在裕门交战的前提下。”

“李渡势弱的状况下,苏议还愿不愿意与他联手,这得两说。”

“圣上若不想全盘被动,倒也可以考虑策反苏议,加固与古月的联系,我们大顺和古月好好做买卖,联手防备西凉,也断了李渡的外援。”

御书房里,三人一直讨论了半个多时辰。

平亲王退出来时,满面疲惫。

圣上担心他的身子骨,让准备了小辇,由徐简陪着一道去静心堂。

因为平亲王想见一见李嵘。

静心堂里。

李嵘休养多日,已经康健许多。

得了太医允许后,他白日适当在院子里走动着活动筋骨,晒晒太阳。

因此,母子两人比先前有更多的接触机会了。

这也是在皇太后的默许之下的。

既然要让晋王妃盯着李嵘、判断李嵘,怎么能不给她近距离倾听、感觉的机会?

从偏殿出来,李嵘几步穿过院子,站在台阶下,抬头看着廊下的晋王妃。

晋王妃出神了,没有注意到他。

“母妃,”李嵘轻轻唤了声,“您眉间皱纹都深了,我看您一直心事重重的。”

闻声,晋王妃回过神来,冲李嵘笑了笑。

李嵘问:“您在担心父王吗?”

晋王妃不由捏紧了手中帕子,她深深看着儿子,良久点了点头:“担心,很担心。”

李嵘又问:“您担心他回来,还是担心他不回来?”

“都担心,”晋王妃伸手摸着儿子的头,“我只希望这一切快些结束。”

不管李渡还要做什么,只要能不连累她和她的娘家,晋王妃就不在乎了。

她真正担心的是,李渡布局太深,把嵘儿牵扯在里头。

嵘儿这个年纪,大事想来是参与不上,小事却也不是做不得,真被李渡哄着劝着去做些无法挽回的事,那真是往她心窝里插刀子!

这几天,晋王妃在佛前磕头,求的都是李渡兵败如山倒,速战速败,早死早了!

只要李渡死了,李嵘又没有做出任何不妥的举动,那他们娘俩就能好好生活下去。

皇太后允诺过她。

她知道,把未来寄托在别人身上,并不能万无一失。

可落到这般田地,除了相信皇太后之外,晋王妃也没有太好的法子。

晋王妃伸手把儿子抱在怀里,轻轻抚着他的背。

如若只想求自己与娘家的平安,她现在并非束手无措,她可以直接抛下李嵘,李嵘的所作所为都与她无关,她从头至尾都是被瞒在鼓里的。

可她又怎么能舍得呢?

嵘儿是她的亲儿子!

但凡能有救嵘儿的机会,她怎么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