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813 人心不足蛇吞象(2/3)

眉,“这次怎么了,他们又想搞什么幺蛾子?”

“这次,他们提议将高压锅单独出来,交给直属部门进行生产。”

“什么?”

杨佑宁蹭的站起来,陈宫在一旁将他拉下,“老刘,后来呢?”

“上级还在考虑中,不同意不反对,或许在等着吧。”

刘怀民也搞不清上级的意思,但这件事被上面提出来,肯定有特别的用意。

“其实,上面考虑到这个,就是看重能够换取外汇。这么重要的项目,任谁都要仔细琢磨,而且”

杨佑宁冷哼一声,“而且,谁接手都能有一份漂亮的业绩。”

话糙理不糙,事实就是如此。

屋子里一片沉默。

这些年经济发展的飞快,国家需要发展就必须找出领头羊,而谁都想做这个领头羊。

就像上次常春和沪上的汽车厂,双方就有着竞争关系,要不是泉城插了一杠子,搞不好轧钢厂的辅助系统就被收了么。

但这次不同,一个能够换取外汇的项目,谁看了都眼热。

“夏老什么意思?”

“夏老在会议上提及高压锅的生产状况,若是没有充足的经验,还是不要擅动的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怀民将烟头掐灭,“正是夏老的这话,让上级考虑起来。”

“只是考虑吗?”

“对,现在还在考虑。若是时间长了,很可能就要把项目摘走。所以我才制止设立独立车间。”

“老刘,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做。就这么交出去,我不甘心。”

杨佑宁把烟头扔在地上,使劲用脚碾扁。

“你也不要急。”

“其实,夏老的话只是一部分,真正让上级拿不准的,还是这个。”

杨佑宁一愣,接着就看到刘怀民从背后桌子上将文件袋拿过来,拿出一张纸递给杨佑宁。

看了一会儿,杨佑宁又把文件递给杨小涛。

陈宫和王国栋凑过来看着。

杨小涛打开仔细看了会儿,随后面色一僵。

上面描述的是这次行程中的一些细节,旁边还有一些建议。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画面。

一群代表围着锅台,锅台上面夹着一口高压锅,然后下面烧着柴火、煤炭…

这,怎么看都觉得跌份啊。

这要是在高山上,在普通农家里,没什么问题。

但再某些场合,还是要注意形象的。

就像一旁给出的建议,改进高压锅。

为的就是照顾形象,说白了就是一个面子。

后世明明都是矿泉水,有些地方一块钱一瓶,而有些地方却要十块钱。

即便是十块钱,也大有人买。

人的心,最难琢磨。

周围几人看了,脸色越发凝重。

“嘿!我说这些人怎么就这么快偃旗息鼓了呢。”

杨佑宁突然笑起来,“敢情是害怕啊,自己没有个金刚钻,要是把这好事干成坏事,那可就不是丢人了。”

“一群捞好处又不敢担责任的家伙!”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想抢,起码也要有三分本事啊。”

陈宫嘲讽着。

众人目光却是落在杨小涛身上。

对方不敢接手肯定是有顾虑,但他们不怕啊。

本来就是原创单位,再说了他们还有杨小涛呢。

要说谁能改进高压锅,非杨小涛莫属。

想到这里,杨佑宁心中升起一股豪气,“他们不敢做,咱们做。他们做不好,咱们做,他们想要争,那也得争得过才行啊。”

“对!一群想捡现成的也得看看有没有好牙口。”

陈宫也明白了,随即拍着杨小涛的肩膀,“小子,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让他们知道,有些心思不是打的。”

“对,咱们辛苦搞出来的,他们想摘桃子,哪有那么容易?”

王国栋气氛的说着,刘怀民在一旁点头。

“这点,也是上级对我们的期盼。希望我们能够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况且咱们不能故步自封,要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保证竞争力。”

见众人这么说了,杨小涛也点头表态,“我明白,想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与时俱进。”

“高压锅的改进工作,我会提上日程尽快完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