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2章 都不是一般人(2/3)

四支香烟。

看着眼前幽幽上飘的薄雾,胡啸拍了拍江山的肩膀。

相处的日子越长,他就越喜欢和江山待在一块。

新鲜里不失性情,激进中又不失稳当。

很舒服的一种感觉!

“小江,”胡啸这会好奇道:“你们报社还没见过这书,就准备连载了,这么有信心?”

现如今的人民群众对知识有多期盼,是后世不敢想象的。

连《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样一部儿童科幻小说,都能被成人看的津津有味的,就更别提华门传世力作《上下五千年》了。

江山很肯定的点点头:“您看过他写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吗?”

“当然看过,《春秋故事》、《战国故事》我也都看过,最喜欢的还要数他的《三国故事新编》。”

现世不像后世,如今这市面上,能把中国史编写成通俗故事书的没几个。

所以,林汉达这几本都特受欢迎。

江山特别提醒道:“等《上下五千年》出来后,您可一定得去买一套,保管您看了就舍不得丢了。”

“那这事就交给你了,”胡啸当即就布置了任务:“我哪有那闲工夫。”

“没问题,我有闲功夫,”江山接下了任务:“跑腿的事,交给我来办。”

李若诚赶紧跟进:“别忘了还有我。”

“都有,都有,”江山看着邱岳峰笑道:“今儿在坐的都有份。”

这一会的邱岳峰,面对江山开朗的微笑,也跟着笑了出来。

……

燕京城的八一制片厂里,陈佩丝刚走出主任的办公室,就着急忙慌的给父亲打电话去了。

“爸,”陈佩丝激动的喘起了粗气:“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刚刚单位已经通知我去浦江译制片厂配合完成工作了。”

“嘿,还真给你说着了,”

陈强忍不住嘿了一句,虽然儿子从浦江回来后,就把被译制片借调的事告诉了他。

但他当时根本就没当回事。

在陈强看来,只有孙道临那样级别的知名演员,才会被请进浦江译制片厂配音。

“他们怎么会请你去配音呀?”

“我怎么就不能去了,”陈佩丝得意的说道:

“爸我告诉你,浦江译制厂这次要制作的广播剧《潜伏》,就是我一哥们写得,这小说在浦江可有名了。”

“是吗,”陈强惊讶道:“难怪浦江译制厂会邀请你了。”

“我这哥们说了,主要还是我自己有这份能力。”

陈强颇感欣慰的点点头:“你这位朋友,倒是很够意思!”

“那当然,”陈佩丝继续替江山宣传道:“江山可了不起了,燕京和浦江电视台的两位台长、都是他的好朋友。”

“真的?”陈强疑惑道:“你这位朋友多大岁数呀?”

“他56年属猴的,比我小两岁。”

“这么年轻?就和二位台长做朋友了?”陈强啧啧摇头:“你就吹吧!”

“我可一点都没吹,”陈佩丝很肯定的说道:“连浦江译制厂的厂长都和他勾肩搭背呢,对了爸,还有件事要告诉您一声。”

“又怎么了?”

“昨天江山给我打电话时提了一句,让我注意这两天的《燕京日报》,说他们要转载我那篇采访新闻。”

“就是《东方都市报》上的那篇?”

“没错,就是那篇。”

太好了,搁下电话的陈强,一想到自己儿子的照片将出现在《燕京日报》上,笑得眉毛都飞了起来:

“成了成了,没想到二子的第一部电影,能这么成功……”

当陈佩丝的单位收到了胡啸亲笔写下的借调函时,刘小庆和潘红的单位也收到了同样的邀请。

对于浦江译制厂的提议,各单位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收到反馈的江山,这一会已经在为《潜伏》的出版发行,制作最后的谋划了。

……

《浦江日报》的周末扩版,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扩版的当天,一举突破了15万份的发行量。

宣传部和新闻出版部,都给魏远行打来了祝贺电话,把魏远行给乐得不行。

这种待遇,可不是江海能享受到的。

毕竟,作为老同志的魏远行,已经在这一行深耕了很多年了。

所以,经验丰富的他,才会在第一时间就把《飘》的合刊,换成了《小灵通漫游未来》。

但,就在《浦江日报》的周末版,发行两三天后。

浦江日报社陆陆续续收到了一大堆读者来信。

“在这些信里,”吴主编汇报道:“大多数都是对咱们报社的质问。”

端坐在办公椅上的魏远行,抬头问道:“质问?质问什么?”

“都说咱们言而无信,之前说了会刊登《飘》的小说合集,却只看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