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1章 三川塬(2/6)

地方。

筑基后期修士,假丹高手,乃至结丹大佬,掺和不起,掺和不起。

腹地除翠玉湖之外的另三座二阶灵脉也被孟周排除,原因也很简单,距离青玄宗太近。

既然决定安稳发育一段时间,度过筑基后最脆弱的幼生期,那自然要尽量离青玄宗这尊大神远一些。

有多远就离多远。

他已经通过“孟庄”这身份,将精、气、神的修炼之法全都搞定,灵石也不缺,他现在就只缺一个品质足够的二阶灵地。

这和其他修士既要修行,还要琢磨着赚灵石,还要为下一步的修行方向、修行法不断寻摸探索的劳碌命完全不同。

所以,真正可供孟周选择的,也就中环区域的九座二阶灵脉。

孟周并没有经过多么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便做出了选择。

“三川塬。”

若要对青玄域范围内的二阶灵脉排个序,三川塬即便不能排在倒数第一,那也至少能在倒数前三中稳稳的有一席之地。

哪怕是同一阶灵脉,其品质也有高有低。

灵脉虽然天生天成,但地理地貌对灵脉品质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的。

要么有山有水,要么有谷有泽,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藏蓄更多的灵气。

反之,灵气就会很浅、很浮。

而三川塬就是这样一座无山无水,无谷无泽,只有一片平坦的如同棋盘的黄土地。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青玄域所有二阶灵脉中,这里的局面反倒是最让孟周感觉安心的。

不像莫家还在之时的翠玉湖那般,表面上风平浪静,表面下却暗流涌动,一座小小的二阶灵脉,不知道藏着多少机心谋划。

不仅有假丹强者存在,说不定还有结丹大佬潜藏。

三川塬则不然,别说结丹大佬不会在此落足,便是假丹高手也是没有的,因为这里撑不起他们的心胸。

便是筑基后期修士,也是寥寥,因为但凡对结丹还抱有指望的,都不会在此消磨时光,这里没有他们想要的前路。

不过,与之相对的,筑基初期、筑基中期的修士数量却一点都不比其他二阶灵脉少,甚至还要更多一些。

这和三川塬的特色有关——作为一个二阶灵脉,三川塬当然有其独到之处,不可能真的一无是处。

许是天道的一种平衡补偿,有所失便有所得。

独特的山川地貌,造就了独特的三川塬。

身为一座二阶灵脉,这里几乎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有特色的灵材灵矿,无论是一阶还是二阶。

但另一方面,幅员六百余里的三川塬,却有着最肥沃的土壤,最雄浑的地力,非常适合开辟大面积的灵田药园。

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解决水的问题——不是普通的灌溉凡水,而是蕴含相应灵气品质的灵泉灵水。

这在无水的三川塬,解决办法就只能借助于法术。

一阶的小云雨术,二阶的云雨术,唤来蕴含灵气的甘霖。

有很多不善争斗的修士会选择来三川塬当一名修行农夫。

修为低的,加入一个势力,每日用微薄的法力提供几滴雨露,赚些少得可怜的灵石灵米;

修为高的,选择就更多。

据孟周了解,青玄域内有不少筑基散修都有来三川塬种田的经历,虽然效率低,但这却是没有根基背景的筑基散修积累灵石最安全稳妥的一种方法。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方法的收益太过低效,绝大多数筑基散修在赚到第一桶金后,都会离开三川塬,去谋取更好的发展。

因为这种频繁的来来去去,对待外来筑基修士,三川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氛围。

只要不主动参与进更深的利益及权力的博弈之中,安分的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任何人或势力会主动与一位筑基种田人为难。

也并不会真的很关心他是谁,打哪来,到哪去。

这些因素,都是三川塬吸引孟周的一点。

……

三川塬在青林坊西北方向,距离有五万里左右。

好在沿途除了一座幅员近千里的二阶煞脉需要注意一下,其他区域对他来说全都是坦途。

为了赶在下一次修炼之前赶到三川塬,孟周为自己的这趟旅程作了一番周全的设计。

每天,他会消耗两颗中品灵石,施展宗师级飞遁术赶路,这就是五千里。

而他每日因此消耗的时间,却还不到一个小时。

“这样的极速,已经超越了前世绝大多数战斗机的速度,唯一的问题我现在的法力无法支撑我长时间使用它,只能用烧灵石来换里程。”

而其他时间,则是孟周用强横的二阶炼体施展一些武道轻功方面的技法,达到接近三百里每小时的时速。

这个速度也不算慢了。

前世,哪怕在规格最高、最安全的路段,孟周都没有将时速飙到一百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