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11章 君臣默契(2/2)

到了甘露殿门口之后,高明脱下身上的裘衣,递到一旁的太监手里,然后他小心翼翼的进了甘露殿,走到了皇帝面前之后,先是磕头行礼,起身之后,便跪坐在皇帝身边的炉子旁,往炉子里丢了一块新炭。

皇帝正在翻看一本从北齐流传过来的杂书,他抽空瞥了高明一眼,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问道:“皇后那里,你去过了么?”

高太监恭敬低头道:“回陛下,奴婢上午就去了,还带了太医过去,太医给皇后娘娘请了脉,皇后娘娘脉搏正常,没有什么大碍。”

皇帝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然后缓缓说道:“皇后宫里的那些宫女,该打死的就打死,皇后挺着个大肚子,她们也能让皇后摔了!”

“是,奴婢明白。”

高太监连忙低头道:“皇后娘娘殿里的人,奴婢已经安排统统换上一遍了,换的都是一些细心的人,一定能照顾好皇后娘娘…”

他脸上露出了一个恭顺的笑容:“既然皇后娘娘没有大碍,陛下您就不要太担心了。”

“嗯。”

皇帝不咸不淡的“嗯”了一声,继续翻看手里的闲书。

高太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沈毅的奏书从袖子里取了出来,两只手捧在了皇帝面前:“陛下,福州急报。”

皇帝这才放下手里的杂书,一边从高明手里接过奏书,一边问道:“福州?沈七寄回来的?”

“是。”

高太监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多半是有事情要请示陛下。”

“请示什么?”

皇帝一边展开奏书,一边闷哼道:“前几天他不是已经递了一份奏书上来了么?朕也给他批复了,让他放手去做,抗倭军在福建仗打的这么好,朕也给了他钦差的名分,怎么做事情还畏首畏尾的?”

高太监听出了皇帝心情好了不少,于是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微笑道:“福建距离建康,就已经不算近了,估计当地的地方势力盘根错节,沈侍读毕竟根基浅薄,一时拿不准主意…”

皇帝这会儿,已经展开了手里的奏书。

奏书上的内容很清晰。

大约就是福州几个士族通倭的大概情况,以及福州士族对朝廷开出来的条件。

二十万现银,一成五的干股。

沈毅既然在奏书里提起了这件事,那么也就意味着这笔收入他即便收下,大半也要进朝廷了。

皇帝看完之后,把奏书丢给高明,淡淡的说道:“你也看看。”

高太监连忙接过来,认真看了一遍之后,轻声感慨道:“沈侍读倒也实在,人家给他的好处,他都一一如实报上来了…”

“实在?”

皇帝不屑的撇了撇嘴,轻哼道:“他身边有朕的内卫,还有邸报司,任何事情,都瞒不过朝廷的耳目,他敢不实在么?”

“沈七这个人,心眼多得很呢。”

皇帝微微眯了眯眼睛,缓缓说道:“实在这两个字,是无论如何也跟他不沾边的。”

“甚至就连这两份奏书。”

皇帝低眉道:“他也是想让朕帮他把责任担下来,这样即便朝堂上有人要寻他的麻烦,朕也不得帮他。”

高明一愣,随即低头道:“那陛下,应当如何回复沈侍读?”

“给他去信,让他这个钦差临机处理,便宜行事。”

目光看向了沈毅送上来的奏书,闷声道:“一个福州城而已,再怎么也翻不了天,真出了什么事情,朕替他撑这个腰就是。”

高太监应了一声,连忙低头:“奴婢这就去拟文书…”

“嗯。”

皇帝点了点头,然后在甘露殿里走了一圈,最终让一个宫人打开的南边的窗户。

窗户一开,冷气立刻侵袭了进来。

皇帝目视南方,轻声自言自语。

“朕觉得你应该能够想明白。”

皇帝陛下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十成家产,要比一成五多得多…”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