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 迷案起·事出(1/2)

云朝发话之后,秦安给身边的人使眼色,本来还在处理案件的众人连忙放下手中的动作,将有关承恩公案件的相关信息全部拿了出来。

这事件的起因是承恩公入狱不久之后,有人寄到玄翎骑的一张匿名告密信。因为设计到承恩公,更是牵扯到叛变,秦安就特意将这件事情挑了出来。

之前云朝带兵前去围住承恩公府,打的就是他勾结叛乱的旗号。但是当时并没有证据,也是临时起义,没想到事后,真的有人搜查了关于承恩公的相关的线索。

那人不仅写了告密之信,更是在信中夹杂了带有北漠标志的残信。残信被烧了一般,只能看到信中提到了承恩公府几个字眼,里面也提到淮城的一处来安客栈。

秦安本以为会从中找到一丝线索,他带队过去,本都是便衣出访,将玄翎骑的人安插在了客栈的四周,连续蹲了三天,却没有查到任何的线索。

之前在承恩公府并没有搜到任何的线索,秦安并没有向上报告这件事,而是选择跟踪薛家的人。严查最近薛家的人与外界来往的名单,其中发现薛母曾今去过来安客栈喝茶,四处打听之后,当时的人都交代薛母并没有跟任何人交流。

这几天薛母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也并没有再次外出。

线索在薛母这里断掉,秦安正打算继续查此事,却发现衙门和大理寺那边相继也收到了匿名信,但是同样的一无所获,才惹得秦安烦躁。

秦安觉得送信之人一定是对玄翎骑失望,才会寄希望于他人,这让秦安十分不爽。

云朝捏着寄过来的残信,上面的字迹工整,看来那人是有备而来。相继寄了信,一定是希望能够尽快的处理此事,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他的身份即将暴露,为了躲避猜疑和追杀,才会破釜沉舟的四处宣扬此案。

“送信那人可看到模样?”

秦安皱着眉头,“是夹在玄翎骑的大门寄过来的,到了早上玄翎骑大门大开之时,才发现了书信。衙门那是通过信箱,属下也去了大理寺,他们是告密者将信件混在新送的案宗里面。”

“这……混入案宗?难道是大理寺里面的人?”

“大理寺那边也没有查到是谁送的信,但是不排除这个可能。之时大理寺里面来来往往的人太多。那案宗是新送过去的,有很多的人都接触到。这查起来,每个人都有嫌疑。大理寺现在还没有一个结果。”

云朝陷入沉思,“这很明显是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到大理寺上面,反而显得刻意。而且那信不一定是送到大理寺之后才塞了进去。既然这个人花费了心思隐藏自己,我们现在只能从承恩公府下手。”

“云小姐需要什么,属下立刻去办。”

“现在承恩公就关押在刑部的大牢里面。我拟一个公文盖印,先去提审承恩公。说不定能够从他的口中得到一些信息。”云朝将有关的卷宗放在了桌子上,随即坐了下来,研墨写字。

秦安心里也着急,急忙的给云朝打着下手。

大山忽然跑了进来,急急忙忙的前来禀告,“禀告云大人,属下刚才接到衙门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薛夫人自杀了。因为那边一直盯着人,衙门那边怀疑薛夫人自杀可能另有缘故,但是薛家不让进。就将这案子转到了我们玄翎骑。”

“自杀……”云朝稍作思考,手上的动作停止,笔墨在宣纸上划开,她低下头,又急忙的继续写着,“衙门那边还说什么了?”

“他们还说这件事很有可能牵扯到北漠。还说了薛夫人的身世似乎牵扯到几十年前划到边境范围的北漠人。以前是在雁城那边,被那边的人称为外族人。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人渐渐的融入到五湖四海,现在已经彻底的分辨不出。”

云朝生来就在京城,对边境那边的事情并不了解。

秦安看到她困惑,随即补充了一句,“三十几年前,先皇在世的时候,十分骁勇善战,连破了北漠三城,便且插上了兵队的旗帜。从此就划到版图当中。当时北漠还是一个小国,忌惮我们的力量。那三城的人也投靠了我们,但是与我们血统不一样,就被称为外族人。”

云朝点了点头,手上的公文已经全部的写完,转手交给青时,让她送去刑部。随即云朝直接带了一批人去了承恩公府。

衙门的人为了不破坏现场,第一时间就冲进来承恩公府。薛成缺坚决的拦住他们,现在衙门的人还在和薛家的仆人争执。

直到云朝带了一批玄翎骑的人前来查案,薛家的仆人才害怕的退到一边。

知府和云朝做了交接,直接的离开了此处。由于衙门的人的参与,薛母并没有被安置到其他地方,而是还在自杀的原地。

板凳踢到在地上,一个白绸扔在旁边。

薛成缺面色悲恸,瘫坐在薛母的身旁。云朝缓慢的走过来时,他没有看一眼,就这么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