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节 先斩后奏(2/2)

问。英国政府也商量出了结果,他们不但拒绝陈芝廷面见英王,而且拒绝请他进议会演讲。陈芝廷也不在乎什么议会,他甚至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在美国的时候,倒是被林肯邀请去参观国会辩论了,但是看到一个个被美国称为议员的人,在议会上争吵不休,污言秽语的样子,陈芝廷就觉得有辱斯文,他之前听美国人说议员,还以为议员就相当于中国的朝臣呢,见过之后不由鄙夷。见不到英王陈芝廷很愤怒,他的文件倒是早就通过威尔逊转交给了英国政府,他现在也没有参观工厂、运河和铁路的兴趣了,就住在酒店静静的翻看他随身带来的四书五经,如果威尔逊来了,他就会向威尔逊发出催促,催促英国人尽快给他一个交代。英国政府收到广東地方交给他们的文件,依然是要激烈讨论一番的,这份文件的副本他们早就得到了,从那时候起就没停止过争论。广東地方上的十几个县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英国放弃,或者说威胁他们不要试图割让广東的土地。由于早就收到了额尔金的报告,英国政府也认为这份文件是有效力的,至少能代表那十几个县的权力,可问题是,这十几个县,要么是广東最富庶的地方,珠三角富庶,要么是英国贸易的重点区域,鹤山的茶叶。也就是说,这十几个县,基本上就是英国在广東的贸易核心区,可这十几个县的地方领袖们发誓说,如果英国割让广東的土地,他们就要跟英国战斗到底,打仗英国人不怕,但问题是这些人还说,如果打不过,他们就搬家,就躲进山里,发誓不让英国得到一片茶叶,一根丝线,这英国人就无法接受了。但一个麻烦摆在他们面前,那就是已经签订了的条约,他们取得了清政府割让九龙的承诺,而且跟历史上不一样的,这是割让,也就是他们已经取得了九龙的领土统治权,让他们保证以后不在侵吞中国的土地,这个还容易,可是让他们吐出已经成为自己领土的土地,这事关尊严。因此就爆发了两派的大争论,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议员们,正是倡导自由贸易的一群家伙,他们觉得中国地方势力有能力严重干扰英国在中国的贸易利益,这是已经证明过的,第一次鸦爿战争后,他们始终没能进入广州城进行贸易,福州口岸通商后,十年时间内,他们没能从哪里买到一粒茶叶,那可是产茶区啊,当地官府和势力在武夷山下各个山口设卡,没有一个商人敢通过哪里。可是脑子里充满了中世纪骑士精神的老牌贵族代表们却绝不同意,他们认为这是对英国尊严的冒犯,是对国王荣誉的亵渎,同时他们也不认为中国人有能力阻断贸易,已经签订的条约肯定能够得到保证,所以他们坚持认为,如果中国人不同意割地,那就继续发动战争,打到他们同意为止。此时的贵族在英国的权力还很大,他们组成的上议院有权利否决下议院通过的法案甚至决意,这是他们的祖先通过战争,从国王手里抢过来的权力,所以他们的态度十分重要,他们不同意英国政府就不能通过任何决议。可是下议院主要是平民资本家组成的,他们在这个时代,不断的推动扩大他们的权力,尤其是这次感觉到上议院不但压制他们的权力,甚至明显侵害了他们的利益,对广東使团的争议甚至一度演化成上下院的权力之争。英国政府和王室站在一边干着急。按照传统他们是不会干涉议会的,那样会惹来麻烦,权利意识很强的英国人不会犯这个错误,但是在背后悄悄的推动,还是可以的。所以他们继续让商务部出面,而不是外交部门,这样显得不那么正式。他们的目的是,给双方各找一个台阶下,不能让英国议会产生分裂。贵族院主要是出于尊严考虑,那就必须照顾他们的尊严,下议院则完全是从利益出发,就得保证他们的利益。从利益出发的人很容易对付,只要让他们看到利益,那就完全可以堵住他们的嘴,哪怕面子上看来不那么好看。于是威尔逊再次找上陈芝廷,告诉他,九龙是大清政府愿意割让给英国的领土,他们完全有理由占领那块土地,但是鉴于当地人的反对,他们愿意对当地人做出让步,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要求。要求陈芝廷公开保证,英国人在九龙享有排他性的特殊利益,英国人可以在九龙自由居住,购买土地,建设房屋,开办工厂,总之在九龙,英国公民享有一切他们在英国享有的权力,当地官府,以及地方乡绅等人,不能以任何理由侵害英国公民的利益,并且居住在九龙的英国人,将由香港政府管辖,当地官府无权管理他们。陈芝廷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力,但是他思考了一阵之后,竟然答应了,既没有广東官府的许可,也没有朱敬伦的授命,他先斩后奏答应了这些要求。(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