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六节 美军顾问(2/3)

要也都是有过军事经验的退伍兵,这种人在战火不断的欧洲多的是,因此他军队的军官也是比较专业的。武器装备上,靠近上海根本不缺,整套的洋枪大炮,西式训练,这样的军队如果说没有战斗力那是说谎。但这样的军队,面对李秀成的太平军,也并没有占到优势,而是多次失败,除了兵力上的差距外,至少说明太平军面对西式军队,是有一战之力的,起码具有极强的战斗意志。可是这样的太平军,硬是拿曾国藩的湘军没办法。李秀成今年组织了十三王,十多万兵力围救天京,硬是无法打开曾国荃的防御。曾国藩说他的湘军是“结硬寨打呆仗”,朱敬伦反倒觉得湘军是“打硬仗结呆寨”,来自湘西性格内敛意志顽强的农民,被曾国藩训练成了一个个能抵抗到底的机器人,服从性极强,能够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而且也装备了为数不少的现代武器,这样的军队绝对不能小看。“那您见不见那个人?”伍崇曜询问道。朱敬伦苦笑道:“任何人跟这些玩意牵扯到一起,将来都要背负骂名的。”朱敬伦一直不理解的是黨國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纠正历史错误,反正这个错误他从一开始就不想犯。伍崇曜又问道:“那生意呢?”朱敬伦摇摇头:“算了,让他走吧,江南的事情我们不管。对了,这件事不用保密,让柏贵他们都知道。”既然自己没有跟太平天国勾结,那么就没有触到清廷,准确的说是曾国藩的底线,他们肯定不会这时候对广東动手,太平天国就至少还能帮朱敬伦挡上一年。伍崇曜点点头,将笔记本翻过一页,上面记得都是他要汇报的情况,年纪大了,只能都记下来。“哦,对了,美国人到了。一共十个人,只有一个舰长,剩下的他们说是大副,但他们保证军事技能做舰长是绰绰有余。他们还派出了一个海军工程师,说是来考察我们的船厂。”这几个月,美国人已经派来了上百个教师,这一点上他们比瑞典人效率更高,当然更主要的是他们的人口基数比瑞典高的多,所以拥有更多的教师储备,加上一种美国人特有的使命感,自认是全世界的道德模范,因此有大批乐意奉献于教育事业,在将先进的欧美教育文化传播到落后的东方的使命感的驱使下,美国很多学校的教师主动报名。至于他们的军事顾问,也才刚刚确定消息,估计此时已经启程了,这是朱敬伦点名要求的。湘军的战斗力超乎他的估计之后,他就开始担心将来跟湘军的战争会发展成持久战,朱敬伦可不想跟清廷打个十几年,他要的是变革,是工业革命,不是战争。太平天国战争,不是美国南北战争,不是给国家发展扫清障碍,完全是毫无意义的内战,这种战争有一次就够了,一次就已经是悲剧,两次就实在是灾难了,一旦真的发生这种事,朱敬伦不敢想象,混乱的程度会有多大,恐怕直追五胡乱华。所以他决定,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海军中来,如果陆地战争形成僵局,他就必须通过海路打破僵局,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效仿英法联军直驱北平。但他没有合格的海军军官,瑞典人的海军并不强大,他想了想,这个时代最有海军经验的,第一是英法两国,克里米亚战争中,两国海军都跟俄国海军作战过,法国人甚至使用了早期的铁甲舰。但这两国,此时还不看好广東,尽管他们对广東自立能够接受,但并不愿意介入,他们毕竟不是瑞典这样的小国,一个个小小的中国地方政府,就能让他们多么重视,除了英法,海军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也就是美国了。美国南北战争依旧在激烈的交战,南方在陆地上,虽然依然保持攻势,但在海洋上,美国北方的力量却持续增强,1863年拥有舰艇588艘,人员3.4万;1864年舰艇增至671艘,人员5.15万。到战争结束时,已拥有舰艇700多艘。到战后美国北方海军规模,将成为世界第一海军。关键是美国海军在长期执行封锁,还跟南方海军战斗中,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些战争经验正是朱敬伦紧缺的,所以从美国聘请海军军官,是仅次于英法的选择。为此朱敬伦特意给林肯写了一封信,因为朱敬伦代表广東政府支持过林肯,还买了林肯几千万美元的债券,林肯权衡之下,虽然只是一个地方政府,而且根据情报,很有可能会反叛,他虽然顾虑重重,因为美国现在正在平叛,支持一只有可能反叛的势力,对他们的国际形象不利,但他还是回信了,答应派出军官,但再三强调,美国顾问不会介入中国内战,一旦中国爆发内战,他将撤走顾问。政府层面完成了谈判之后,之后就是组建顾问团的事情,经过小半年的准备,美国人终于准备好了,挑选出了军官前来广東。美国人来的比朱敬伦预想的要快,一个月后他们就到了。这时候正式中国新年,1863年2月18日,同治二年春节。美国人赶上了一个好日子,但却打搅了伍崇曜的新年,朱敬伦让他带着美国顾问们好好的在广東逛一逛,感受一下中国新年的热闹气氛,尤其让他们感受一下广東的气氛,对比一下此时在江南一带的地狱般景况,相信他们的心理会对广東地方政府更有认同感,一旦心理认同了,他们履职起来就会更有效率。过了正月十五,他们才正式上任。舰长和大副统统编到朱敬伦现在仅有的一艘炮舰上,另外还有两艘炮舰即将完工,是通过建造第一艘后积累了经验,然后改进后生产的,另外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