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一节 军事改革(1)(2/2)

打仗,却都能装备数量巨大的軍队。普鲁士跟奥地利作战中,短短两三个月中就组建了60多万軍队,反倒是大明人口远超这些国家,但是真的组建50万兵力,都很难达到。“还有武器,线膛步枪和后装大炮的威力,已经被证实。”武器的作用不可小觑,小米加步枪能打败飞机大炮,能打败导弹吗?军官们总结了德法两国的武器装备,战争之前几年,随着普鲁士接连打败丹麦和奥地利,成为德意志地区的霸主,其实两国都开始做准备了,法国已经将普鲁士当作了最大的威胁,而普鲁士也将法国作为统一的最大障碍。不过不同的是,普鲁士最后几年将军费主要投入了克虏伯后装大炮的换装之中,而法国则花费巨资给軍队换装了后装步枪。法国主要考虑的是,在几年前的普奥战争中,普鲁士的后装步枪大放异彩,认为自己的前装线膛步枪已经落伍了。结果这次战争,法国人的步枪确实压倒了普鲁士人,但是却败在了克虏伯大炮之下。因此在武器上,其实两国半斤八两,法国真正输,还是输在了动员和作战指挥之下。军官们总结后,都认为,大明的軍队也必须进行变革,这不仅是他们只管的感觉,也是现在欧洲主流的军事思想,普鲁士就像一个野蛮人一样,彻底打乱了欧洲固有的军事理念,让各国都认为到了变革的边缘。大明军官们总结了五点,军事教育,动员体系,总参谋制度,交通运输工具以及武器装备革新。军事教育上,其实普鲁士跟法国并没有根本性差别,甚至可以说整个欧洲的军事教育,都是相互沟通的,最新的军事思想层出不穷,大家都能接收到,关键是从分门别类的军事思想中找到正确的,毕竟理论很多,真正有用没用,谁都说不好。但是教育上法国人不差,可是法国人在战前有一个很不好的理念:反智!法国人热情洋溢,但似乎总摆不脱一种非理性的困扰,这导致他们总是过于强调精神,而忽视智力的存在。领兵军官对自己不理解的事务,往往具有排斥性。包括法国最伟大的皇帝拿破仑,当年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当时的法国普遍装备了热气球,有专门的气球兵。但是拿破仑认为气球对于大炮的引导没有意义,结果一声令下取消了气球兵的编制。结果最后他在滑铁卢战败的时候,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发现普鲁士軍队正在逼近,而将全部兵力投入到跟威灵顿的决战之中,如果当时有气球兵很容易就能发现在平原上运动的普鲁士軍队。普法战争前,法国軍队中就是这样一群反智的人在领导,法国元帅麦克马洪一再宣称,假使他发现任何军官的姓名在一本书的封面上出现,他就会立即将这位军官从升迁名单中剔除。拿破仑三世试图尝试鼓励军人好学,但却受到普遍的反对。法国陆军保持着革命时代的传统,军官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行伍出身,知识水准最多只是识字而已。这跟普通小兵都基本上完成了义务教育的普鲁士軍队相比,差距实在太大。大明军官认为,大明也存在这种情况,前几年侯进就以自己是大老粗而洋洋自得。但这只是少数,中国人历史上不是反智的,反而是太过崇尚智力,这跟文人常年把持话语权有关,在文人文化的语境下,武人甚至不是一个褒义词。所以反智在大明軍队中没有什么市场,但是大明的教育太落后了,导致军官的知识水平连法国都比不上。军官们建议,要创建各级军事院校,发行多种军事期刊,并鼓励军人研究和写作。&l;a hrf=&qu;/hl/278/278525/...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