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97章 颜良文丑(2/2)

“自大司农曹孟德调职后,尔堂叔父原太尉周忠拜为大司农。关东乱起,周忠二子雄踞江淮之间,率宾客、部曲百余车入雒,其意或在拱卫其父。董卓厌恶此类乱法行径,出兵劫杀,尔两位从兄已死于乱兵之中。”

魏越语气平静,继续说道:“在我班师入塞时,已上表奏尔随军功勋,请免尔父周异徒刑,朝廷业已准奏。此次与孙伯符回归江淮时,可转道荥阳,持此赦书免去你父铁徒刑罚。”

他说罢,路粹已经将漆木竹简卷起递与孙策,又取出一叠帛书递与周瑜。

周瑜清秀双眉不断皱团又舒展,仿佛不相信魏越所言,忍不住低声问当面路粹:“文蔚先生,董司徒何至于此?”

“杀鸡儆猴而已,不严惩周氏,雒阳刑律必会松弛。”

路粹也低声回答,周瑜的从兄,也就是周忠之子周晖在黄巾之乱前担任过雒阳令,后来又是周瑜的父亲周异担任雒阳令……灵帝这么信任周氏家族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周忠的父亲太尉周景在灵帝登基时有拥立之功。周景死后,因此功追赠安阳乡侯,由长子周崇袭爵。

孙策拿到了天子诏书,还有追赠其父孙坚的平北将军印,以及魏越这里刻下的吴郡都尉以及相关任免文书。只要回到吴郡交接文书后,孙策就是吴郡都尉了,不过在孝期的他还不能袭乌程侯之爵和都尉之职,孝期结束之前由孙策推举的人负责都尉一职的工作。

这种奇怪的任免让孙策很疑惑,这是对孙氏发展很有帮助的一道任命,而且有悖于用官常理。带着深深的疑惑,孙策还需要不断搜寻证据,证明某些人透露给他的流言是真还是假。

就孙坚之死,已经有流言出现在孙策、孙静耳中,是死于魏越部下派系倾轧,鞠义成了靶子。

鞠义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身为孙坚战时的主将,麾下又有诸幢义从,设计谋杀孙坚完全具有动机和操作空间。

与孙策同行的周瑜则有些浑浑噩噩,舒城周氏的部曲武装就这么轻易被董卓摧毁?

没错,周晖兄弟在江淮之间跋扈惯了,见雒阳不稳就带着近千部曲入雒,不知道是要拱卫其父周忠的安全,还是想着带这批人要做点别的什么事。不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触及了董卓底线,就如历史上那样,周氏兄弟在雒阳东郊被绞杀一空。

这对舒城周氏的打击是很致命的,这千余部曲骨干力量若在,周氏也是可以争一争的。因为一时鲁莽下错注,舒城周氏就失去了继续逐鹿的本钱。

校场之中,魏越指着两名并肩跑在最前列,身高近九尺的两名壮硕军官又相互手拉着手在跑,很感兴趣就问左右:“此二位壮士何人?”

赵云眯眼细细看了看,道:“青袍者,原安平国南宫县人百骑将文丑;赤袍者,原安平国堂阳县人百骑将颜良。今,南宫并入魏郡,堂阳虽并入巨鹿郡,但颜良闻选才令后迁居南宫与文丑同里而居。故,颜良、文丑皆在考核范围。”

“这颜良颇有眼光能识大局,更难得此二人雄武异常又感情莫逆,甚好呀。”

魏越说着忍不住轻呼一口气,没有得到河北的袁绍,什么都不是。

颜良、文丑现在还只是百骑将,张合平黄巾时应募,累战至今积功为军司马,高览也仅仅只是一个曲将,巨鹿田丰、沮授都随着魏郡扩张,自然而然成了魏公国人,审配是魏郡人,清河国彻底并入魏郡,崔琰也就成了魏人。

袁绍之所以失败,除了早死之外,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袁绍在没有成功之前就发动了对冀州人的清洗。

官渡之战,如果有田丰或沮授任何一个人协助指挥,那不会败的那么惨烈;甚至把后方留守邺城的审配拉到前线去,也至于全军都陷在黄河以南。不算提前投降的张合、高览,也不算相持战争的折损,光是乌巢烧粮后投降的袁军就让同样缺粮的曹操头大,不得已只能杀死七万降军……

颍川人郭图、辛评、荀谌,还有南阳人逢纪、许攸,以及袁绍的汝南乡党们,弄得河北乌烟瘴气。

而自己,能不能平衡内外、新旧之间的矛盾?

魏越看着远处并肩而跑在最前不分先后的颜良、文丑,不由莞尔一笑。

有军队支持,彻底清洗、消化魏郡二百万人口后,还有什么好怕的?

大清洗之后,在董卓败亡前解决幽州刘虞集团,将防线推到山海关一带,那么就不用担心天下群雄举兵同讨时腹背受敌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