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21章 思变(2/2)

会议中,马腾手中握着厚厚一叠信,有纸张的,也有布帛的,都是关东各方面给他们东凉州一系做出的许诺。这些东西都是众人看过的,都知道自己这帮人在关东联军眼中的大致估价。

就最新的报价来说,他们的身价已比不上吕布了,而且还在迅速下跌。

原因太简单不过了,如果魏越带着河北加入联军,那么剿灭董卓就成了必然,可现在雒阳方面早已被征讨鲜卑战争掏空了府库。雒阳方面的财富价值远远不能补足联军方面的亏空,这种情况下马腾要带着东凉州联军战场倒戈加入联军,很可能不被接受。

战利品不够分,原因就是这么的可笑。

马腾已经确信关东方面有一定信心说服魏越举兵响应,故而语态沉肃:“近三日以来,黄琬、陈王及袁绍三处,对我方使者多有轻慢,远不如此前热情。或许这只是联军故作姿态唬诈我等,或许是他们真有把握说服大将军举兵上雒。”

同为凉州军司马出身的成宜恼怒道:“数日前,袁绍、黄琬使者往来营中不绝,接连拜谒我等,难怪近来少有走动,原来是攀上了大将军高枝。”

另一人也是嘿嘿冷笑:“时局不同,关东诸人实在无胆。之前还在与董司徒计较联军讨伐大将军之事,如今接连溃败,又要引大将军为援,实在无耻。”

马腾听了呵呵做笑,却是冷笑:“此无可厚非,人情大抵如此。若虎牢关前吕奉先战败,联军有挥兵入雒之势,恐怕那时候董司徒也会向大将军求援。值此三方争雄之时,我等又位处要冲之地,却无险可凭,钱粮又依赖于雒阳,如今稍有不慎,此次出关将士能回凉州者,恐怕十中无一呀。”

成宜皱眉不已,索性直言:“依某家之见,若大将军举兵上雒,这吕奉先势必倒戈。虎牢关守军又是此人心腹之士,我等进退无路,将死无葬身之地。况且,我多闻吕奉先欲收编降军,只是苦于钱粮不足,以及董司徒、大将军所阻而作罢。如此看,此人心志颇大,有效仿大将军行王霸之意。”

“我等所部皆精熟战阵,又久历战事,恐怕这吕奉先已在设计图谋兼并我等。”

成宜环视诸人,语气渐渐幽冷:“与其被吕布、董卓兼并,或与关东兵马同伍整日行那勾心斗角之事,不若举兵北投大将军处。凉州十郡,七郡归大将军节制,我等举兵追随,大将军又岂会拒绝?”

众人闻言皆是沉默,魏越的势力太强大了,在这个时代转变的关键时间里,魏越是将旧时代势力几乎超限额转化为新时代自身实力的人。

看看袁氏,袁隗、袁基身死后,袁绍、袁术被死死压制,空有那么大的名望,却不能变现为手中紧紧掌握的实在兵马。而袁氏高深入云的名望,在这动乱不休秩序正崩塌的时代里,正以飞快的速度缩水、贬值,直到一文不值!

袁隗、袁基死后,孔融这样的人都敢当众说一声‘冢中枯骨’形容袁氏的影响力……若是袁隗、袁基活着的时候,给十个胆子,孔融不见得敢说出来!

见诸人并无明确反对,成宜也不觉得奇怪。

魏越是张温平凉州叛乱的五路大军中的一路核心将领,可这一路却没有与马腾等东凉州一系交过手,那时候朝廷平的是西凉韩遂、边章、北宫伯玉的叛乱,甚至那段时间里彼此还是友军,吃的都是汉禄。

彼此不存在历史矛盾,还有一点点合作的经历。

只是没人愿意接话茬子,这个时间段太过敏感,如成宜这样明目张胆鼓动众人北投魏越,成功后成宜固然能获得最大的奖赏……可若魏越拒绝参加联军,那么董卓方面将保持军事优势压着联军打,直到彻底将联军打崩溃。

这种情况下,成宜的脑袋自然保不住。

不能说成宜多么看好魏越,多么多么的仰慕魏越,而是他愿意赌一把!

没人赞同,没人反对。

成宜目光落在马腾身上,以一种相对平缓的口吻说道:“大将军领兵以来,入凉州则削平东羌、索头鲜卑及没鹿回部;去五原,则在南匈奴内乱中一举瓦解南匈奴;去岁又出塞进讨中部鲜卑,此倾国之战却一举而胜,堪称神佑。”

“想来迟则五年,快则三年,大将军必会对居延一带西部鲜卑用兵。这个机会,我成氏一族不愿错过。”

马腾缓缓点头,脸色不是很好看,目光落向成宜身后的一人,那是成宜的族兄,成蒲成公英。

成公英,可是韩遂的心腹骨干,现在韩遂是大将军的部伍。

成公英出现在这里,意义很明显,迟钝的人还没醒悟,机敏的人则一身冷汗。

其实他们没得选,一旦战事陷入僵持,韩遂挥兵侵入凉州东部,董卓可不会派出宝贵的兵力去凉州东部作战,更不会放他们回去保护自己的宗族、财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