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章 :修行禁忌最为先,大道法诀为人宣(3/5)

形精华淬炼精纯,内透于脏腑,开始引动炼化脏腑精元,此时所炼形体之精元,乃是粗糙之阴阳生机。而后内炼脏腑之精元,才至于长生延命之功夫,此功夫才可退人身之病根,若非到此,不可免顽疾急症。

初时,心意功夫合于心气,身形精元透连肾精,是为水火初动,于水火初动之时,心气开始下降,肾气开始上升。

第九水火交合:心气下降已经纯熟,肾气上升已经随意,而后有沐浴天雨之触觉,人在此时,痴痴如醉,在此功夫中,或有下腹中飞出一鸡蛋黄大之暗红、橘红色气团气象,上冲入于胸腔子里。是为功夫验证,得此者,是为功夫境界,莫以为神异之事。

第十玉液还丹:水火交合,红丸上冲,身如沐浴,心神如醉,自感长生。于此之后,当有玉液还丹之效验,所谓舌下玄膺生死岸,当有神水化气,从十二重楼凿穿而下。

诀之曰:天降甘露颗颗数,地涌寒泉粒粒足,吞下流珠咽玄气,虚了此心实了腹。

十一玉液炼形:前次有养元精而身形病退之现象,如今此身之病根当因此玉液而消散。在玉液还归下丹田后,于日常或静中,常有腹中逆流一股元气,从任脉或身前,上冲入四肢,化散于身形之中,投入骨髓,当有散尽寒琼之觉。

而后当觉身形轻健,暑气、寒气、湿气、病气若侵入此身,即可即能觉察,默运神气流转,此等浊气自然消散,此是养生健身之妙。若有人常感天气灌顶不休,若有身绕气息,不能停歇,此等皆是玉液炼形之息。不能入于心神空明,是人此息,常在不停,此身难以纯粹,不能入于元神清明妙境界,不能步入修道之门径。

十二神气和合:由于玉液炼形之纯粹,身形元精化出元气,此身可得轻安无病之天年,然后此时,于静中,忽然现出一片清纯而明净之心神,此神明名之曰元神。此元神本是无有可见者,因汝你元气精纯,所以化出清明纯净之神明与元气相见。

元神元气相见之后,于静定中,渐渐抱合,此后将进入神气交融之路,是为修道之入门,名此境界为结灵丹,所谓灵丹者,是汝定中,神气抱合之身心,所谓凝结者,是为元神凝结元气并合于汝心,是为结丹境界。

入此境界者,出定之后,观察世间,纵是千百回之熟途,此时所见,亦然焕然一新,以此心神境界,可以外感天地,可以外展心神以入法器,所以此时之修为,方可御器。

十三卯酉周天:神气交合之后,自身神气与天地互感,此时修行人定观之时,自身自发有阴阳二气流转于一身内外,与天地之阴阳相互交感。而此时之功夫修为,才将将能炼化五脏精元,所以此时定观功境,自然出现明光流转,宛若阴阳鱼中阳鱼流转,亦如彗星在你眼前打转。

如此现象皆是验证,并不为法,不必思求其有无,当自观自心之明悟境界,若得明悟元神元气交融,自然明悟到此,若单以功境现象验证,亦是偏颇。

十四幻境心魔:汝等当知,神气凝聚,才是灵丹,而此时境界尚不满足,元精化元气亦未完好精纯,而此之后,不论元气之纯粹,或者心神之纯粹,都是功夫之关键。若元气不纯粹,或者心神有染,在此时静定养炼境界时,皆会化出形象,若化形象,并不是修行人所想而出,是元神元气融合时,自然折射出诸多形象。

譬如海市蜃楼,即是天地气息中折射而出,而今在此定境中,身内虚空譬如天空,元神合气,譬如蜃楼气象。若有人喜爱,或恐怖,皆不能度过此境界,心神若定,清明无碍,身心尽皆随顺温和,定守自心,此关自解,形象自灭,此是结丹之后,温养淬炼之第一关。

十五昏沉清明:度过幻境心魔,灵丹日日涵养,灵性日日充足,汝之形神渐渐玄妙,汝之功境渐渐深入精微。所谓精微者,丹经云:半黍。在此定中,一心不动,一念不生,功夫未纯粹者,元气、元神之力未纯明精炼者,皆入于刹那昏沉之地。

此时,当谨慎精神,力守那昏沉后,刹那之清明,涵养此清净纯明之境界,此境界相是无光之明,比之元神初现之时,更为精微。汝之心思,不碍于此纯明,在此纯明中似乎有想,似乎无想,汝于当时,皆不能知。

十六五气朝元:涵养此一线无光之明至于内景皆明,此明不退,汝心尚在,此时即五气朝元之火候,五脏之精元已经纯粹,心神之纯粹亦然充足,功夫满足,忽然一日神气交融,神气感应之范围忽然广阔数倍乃至十倍。待到神气安然,精神平息,身心时刻处于精气神满足之状态。

此时汝当能感知五行万物之气息,当能感知阴阳万物之气,当能知众人、物之气息,亦能知天地阴阳变动。或有人能以心力遥感他人,或有人能以气机扰动他人,如此之能皆俱,然后劝告汝等,莫以此为是,莫玩弄如此以惑于人。

若有人沉迷此中,当知此人,不能得悟大道机关,不能洗炼身心形神之铅华,不能纯粹于此生之身心,更远离修道之路径。

十七洗炼铅华:颇有众人,至于五气朝元境地,然而精气神充足,不能深入审知形神之铅华。当复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